[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钢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3146.1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2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宋玲;鄢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9/50 | 分类号: | E01C19/5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路面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路面钢模板。
背景技术
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建设中有广泛运用,随着我国我建筑业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管理部门对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模板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一项重要的施工材料,其作用是保证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外部的观赏性,通常有木模板和钢模板。木模板的成本相对较低,但稳定性较差、重复利用率低、立模工作量大,这使很多施工单位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更倾向于使用钢模板。目前的钢模板一般由钢板和支撑组成,其稳定性较木模板有较大提高,但在施工过程中跑模现象仍时有发生、尤其在两模板结合部位容易发生横向错位,这都会影响混凝土路面质量。再者,钢模板使用时对基础平整度要求很高,在立模过程中遇到基础不平整时易产生纵向错位,这时往往需借助片状物将模板垫高,操作繁琐且降低了模板的稳定性。模板不稳定或立模过程繁琐会影响混凝土路面质量和路面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模板稳定性,能适应不平整基础的混凝土路面钢模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混凝土路面钢模板,包括槽钢、支架、连接栓和高度调整装置,支架一端铰接在槽钢内侧,连接栓包括安装在槽钢内侧一端的插栓和安装在槽钢内侧另外一端的插管,高度调整装置包括开设在槽钢下侧翼缘上的通孔和可在通孔中上下移动的调整桩,在调整桩上由上到下设有多个水平缺口。
槽钢下侧翼缘可插入到调整桩缺口中。
还包括固定在通孔一侧的方插套,在方插套中设有一块L形的活动插板,插板可插入到调整桩缺口中。
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具有两组,两组高度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槽钢下侧翼缘两端。
所述支架为三角形,支架的一条边铰接在槽钢内侧,并且支架可转动到槽钢内,在支架远离槽钢的一端固定有一根竖直套管,在套管内设有一根钢钎。
所述支架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槽钢内侧两端。
还包括增高板,在增高板端面上固定有根竖直插杆,在槽钢内侧固定有多个与各插杆相对应的插套,当各插杆插入在插套内时,增高板端面与槽钢外侧面相平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高度调整装置能够对槽钢一端或者两端的高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平整基础的混凝土路面;支架能够收纳和折叠,可以方便移动和码放;连接栓可以方便将多组槽钢进行组合,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关于高度调整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槽钢1、通孔11、插栓21、插管22、钢钎31、套管32、调整桩4、缺口41、支架5、增高板6、插板51、方插套52、插套61、插杆6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混凝土路面钢模板,包括槽钢1、支架5、连接栓和高度调整装置,支架5一端铰接在槽钢1内侧,连接栓包括安装在槽钢1内侧一端的插栓21和安装在槽钢1内侧另外一端的插管22,高度调整装置包括开设在槽钢1下侧翼缘上的通孔11和可在通孔11中上下移动的调整桩4,在调整桩4上由上到下设有多个水平缺口41。
在使用时,可以将多根槽钢1依次排列,使用支架5对槽钢1进行支撑,再利用高度调整装置对槽钢1的高度进行微调,最后通过插栓21和插管22将各个槽钢1依次连接,组合成需要的钢模板,同时可以利用高度调整装置代替现有技术的片状物来调整钢模板高度,提高了路面施工质量和效率。
槽钢1下侧翼缘可插入到调整桩4缺口41中。这种结构是其中一种高度调整结构,使用方法为,如图2所示,将调整桩4放入到通孔11中后,然后将调整桩4向左移动,让槽钢1下侧翼缘插入到缺口41中,通过插入不同高度的缺口41,以对槽钢1的一端的高度进行调整,这种高度调整结构在水泥卡入到缺口或者通孔后,也可以利用锤子很方便的就能够将其从通孔11中取出。
还包括固定在通孔11一侧的方插套52,在方插套52中设有一块L形的活动插板51,插板51可插入到调整桩4缺口41中。这种结构是另外一种高度调整的结构,使用方法为,如图2所示,可以利用活动插板51来插入到调整桩4缺口41中,以对以对槽钢1的一端的高度进行调整。
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具有两组,两组高度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槽钢1下侧翼缘两端。这种结构可以对槽钢1两端的高度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31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古村落地面修复施工的水泥自动刮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落锤式弯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