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烧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2822.3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2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全;金红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明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8 | 分类号: | F24C7/08;H05B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廖紫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里昌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领域,特别涉及干烧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炉采用加热线圈加热,并通过晶体板传导热量,使得热量到达锅具及其内部,电磁炉必然会设置温度传感器,通常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加热线圈下面,但是这种设置方式,往往只能实时监测到加热线圈的温度,对晶体板和锅具的温度存在滞后性,在锅具干烧后无法及时检测到,对器材损伤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时检测晶体板和锅具的温度,有效及时停止干烧的干烧保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干烧保护装置,包括加热线圈、微晶板、锅具、温度传感器和电控中心,加热线圈与温度传感器与电控中心电联接,锅具放置在微晶板上表面,加热线圈处于微晶板下方,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加热线圈上表面,处于微晶板与加热线圈之间。本实用新型干烧保护装置,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加热线圈与微晶板之间,使得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为锅具底部温度,同时检测到加热线圈的温度,在不影响对加热线圈温度的监控的同时,监控锅具底部温度,当发生干烧情况时,能够快速反应,方便电控中心进行保护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保护层和外壳,热敏电阻被保护层包裹,并在保护层外包裹外壳,外壳与加热线圈固定,并接触到微晶板。热敏电阻感温并传递温度信号,设置保护层和外壳,在保证热传导的情况下,保护热敏电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层为环氧树脂层,外壳为铜壳。设置环氧树脂层,使之绝缘保护,外壳为铜壳,热传导性能较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控中心设有温度限制模块,温度限制模块获取温度传感器实时温度,并在温度到达限定值时,停止对加热线圈加热。设置温度限制模块,当温度到达限定值,电控中心停止对加热线圈加热,避免继续干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干烧保护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和结构设计,使得能够同时监控锅底温度和加热线圈温度,提高了对干烧情况的反应速度,提高了温度检测灵敏度,使得干烧保护更快捷和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干烧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温度传感器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干烧保护装置,包括加热线圈1、微晶板2、锅具3、温度传感器4和电控中心5,加热线圈1与温度传感器4与电控中心5电联接,锅具3放置在微晶板2上表面,加热线圈1处于微晶板2下方,温度传感器4安装在加热线圈1上表面,处于微晶板2与加热线圈1之间,并接触到微晶板2。本实用新型干烧保护装置,将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加热线圈1与微晶板2之间,使得温度传感器4获取的温度为锅具3底部温度,同时检测到加热线圈1的温度,在不影响对加热线圈1温度的监控的同时,监控锅具3底部温度,当发生干烧情况时,能够快速反应,方便电控中心进行保护操作。
如图2所示,温度传感器4包括热敏电阻41、保护层42和外壳43,热敏电阻41被保护层42包裹,并在保护层42外包裹外壳43,外壳43与加热线圈1固定连接。热敏电阻4感温并传递温度信号,设置保护层42和外壳43,在保证热传导的情况下,保护热敏电阻41。
保护层42为环氧树脂层,外壳43为铜壳。设置环氧树脂层,使之绝缘保护,外壳为铜壳,热传导性能较好。
温度传感器4通过夹具与微晶板2固定接触连接。
电控中心5设有温度限制模块,温度限制模块与热敏电阻4电联接,获取温度传感器4实时温度,并在温度到达限定值时报警,电控中心5停止对加热线圈1加热。设置温度限制模块与热敏电阻41电联接,实时接收锅具3底部温度信息,当温度传感器4测量温度到达限定值,电控中心5停止对加热线圈1加热,避免继续干烧。
本实用新型干烧保护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和结构设计,使得温度传感器贴近锅具锅底,能够快速实时测量锅底温度,能够同时监控锅底温度和加热线圈温度,当锅具发生干烧情况时,能够快速反应,并通过电控及时切断加热,防止干烧继续损坏设备,大大提高了对干烧情况的反应速度,提高了温度检测灵敏度,使得干烧保护更快捷和精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明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明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28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