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灯防漏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2578.0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尔斯通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30 | 分类号: | F21S41/30;F21S41/40;F21V1/00;F21V17/10;F21V7/0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漏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防漏光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车灯由于导光设置的原因,导致部分光会因光路被中断而逆向或侧向透出,使原来的车灯一方面反射出来的光强度减弱,另一方面造成部分区域受到光聚而致使热量集中,温度较高时,产生器件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灯防漏光结构,解决了上述问题,使光能够被反射结构导出,克服了漏光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灯防漏光结构,包括基座、反光杯体及安装于基座上的防漏光垫圈,该防漏光垫圈环绕于所述基座外周,所述基座中间位置安装有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光垫圈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凹部,所述反光杯体上设有对应的插接部,该插接部插入所述凹部时,所述反光杯体、所述基座及所述防漏光垫圈遮挡所述灯体背面光路,以使所述灯体发出的光由所述反光杯体导出。
优选地,所述凹部的内部两侧设有突部,所述插接部两侧设有与所述突部相对应的凸起,当所述插接部向下插入所述凹部时,所述凸起滑过所述突部后,所述突部与所述凸起形成配合,以使所述插接部卡入所述凹部内。
优选地,所述凹部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具有一定深度的凹点,所述插接部设有与所述凹点一一对应的凸点,当所述插接部向下插入所述凹部时,所述凸点滑入所述凹点以使所述插接部扣紧所述凹部。
优选地,所述突部和所述凸起均设为斜面结构,且两一一对应的斜面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插接部设为H型结构,该H型结构具有下口端,所述防漏光垫圈靠近所述凹部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下口端对应的插件,所述插件配合于所述下端口以锁紧所述反光杯体。
优选地,所述防漏光垫圈朝向所述基座一侧具有若干个锁定支撑,所述基座朝向所述防漏光垫圈一侧设有与所述锁定支撑相对应的锁定孔,所述锁定支撑插入所述锁定孔以将所述防漏光垫圈锁定在所述基座上。
优选地,所述锁定孔内侧设有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凹部内侧设有1~3个凹点,对应的所述凸点为1~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漏光结构主要是利用防漏光垫圈、基座及反光杯体构成了单向的围住安装于基座上灯体,反光杯体背面被完全密封状态,那么光路只能由反光杯体向透镜一端导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结构放大图;
图中:1-反光杯体;2-基座;3-防漏光垫圈;11-插接部;13-下端口;14-凸起;15-凸点;21-锁定孔;22-橡胶垫;31-凹部;32-突部;33-插件;34-凹点;35-锁定支撑;01-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3所示,一种车灯防漏光结构,包括基座2、反光杯体1及安装于基座2上的防漏光垫圈3,该防漏光垫圈3围于基座2四周,该防防漏光垫圈分为两部分固定在基座上,防漏光垫圈3上表面设有凹部31,反光杯体1上设有对应的插接部11,该插接部11插入凹部31以将灯体01发出的光全部由所述反光杯体1导出。本实施例中防漏光结构主要是利用防漏光垫圈3、基座2及反光杯体1构成了单向的围住安装于基座2上灯体01,反光杯体1背面被完全密封状态,那么光路只能由反光杯体1向透镜一端导出。
在本实施例中,凹部31的内部两侧设有突部32,插接部11两侧设有与突部相对应的凸起14,当插接部14向下插入所述凹部31时,凸起14翻过突部32后,突部32形成挡体而凸起14形成挡件而使插接部11卡入凹部31内,一般而言,为能够顺利实现凸起14翻过突部31,突部32和凸起14均设为斜面结构,且两一一对应的斜面平行设置。该结构主要是利用凸起和突部之间的配合关系,使凹部和插接部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
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按这样的方式实现,如图3所示,在凹部31内侧设置至少一个凹点34,插接部11设有与该凹点34一一对应的凸点15,当插接部11向下插入凹部31时,凸点15滑入凹点34以使插接部11扣紧凹部31,凹点的深度与凸点的高度有关,两者是相互配合关系,一般设置为一般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便于安装的程度。凹点数量一般选择1-4个,那么凸点的数量也一一对应为1-4个,而凹点或凸点可以相对称设置于凹部或插接部两侧,也可以任意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尔斯通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福尔斯通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2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路灯
- 下一篇:一种T8正圆旋转带锁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