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节能环保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2274.4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8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F23L15/00;F23J15/02;F23J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节能 环保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环保锅炉。
背景技术
传统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主要体现在省煤器上,省煤器是锅炉的一部分,它是夹在锅炉烟道里面的包括很多来回弯曲的管道,管道里面有水循环,管路外面有高温烟气,当高温烟气经过管道时完成热交换,使水升温,烟气温度会有所降低,经过加热的水再进入锅炉,这样,锅炉的给水温度会提高,从而达到省煤的目的。简单地说,省煤器就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加热给水的设备。但是,经过省煤器后的烟气温度还是相当高,可以达到70-80摄氏度,这部分烟气能量就白白浪费掉。所以需要再次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加热供锅炉使用,达到节能目的。现有技术节能效率低且所排放烟气中还含有害物质从而污染大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环保锅炉,解决现有技术节能效率低及所排放烟气中还含有有害物质从而污染大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锅炉,包括炉体,同时与炉体进气口和排烟口管道连接的超导热回收装置,固接在超导热回收装置下方用于支撑超导热回收装置的回收架,与超导热回收装置进风口管道连接的鼓风机,与超导热回收装置出烟口管道连接的引风机,通过旋风除尘器与引风机管道连接的烟气净化系统,以及自动控制器;
所述烟气净化系统包括喷淋塔体、设于喷淋塔体顶部的净化烟气排放管,以及位于喷淋塔体外侧的循环泵,所述喷淋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雾器、喷淋装置、不锈钢过滤网层和活性炭过滤网层,所述喷淋塔体底部设有与旋风除尘器管道连接的净化装置,所述喷淋塔体底部外侧设有与净化装置连通的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依次通过循环泵和电磁阀与喷淋装置管道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位于喷淋塔体外另一侧且同时与鼓风机、引风机、旋风除尘器、循环泵和电磁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装置包括与旋风除尘器管道连接的烟气通道、位于烟气通道外周的净化水槽、环形竖直固定于净化水槽底部中间位置的过滤网、以及位于烟气通道顶部且在净化水槽水面下与过滤网固接的倒锅形烟气导向罩,所述循环水池与净化水槽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导向罩底部外周设有两个以上安装部,所述所有安装部均通过螺钉与过滤网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控制器上设有LED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控制器为西门子S7-200PLC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超导热回收装置的内部设阵列超导热换热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余热回收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节能环保。超导热回收装置可以最大限度的把烟气中的热量与进入的冷空气进行交换,从而把冷空气换热成热空气输送到锅炉,作为锅炉的能量进行利用,节省了大量的能源;烟气净化系统的喷淋塔体底部设净化装置,在喷淋塔体内设循环水池、活性炭过滤网层、不锈钢过滤网层、喷淋装置和除雾器,并在喷淋塔体外侧设循环水池,可以把换热过后的烟气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彻底净化,使得净化过后的烟气完全达到排放的标准,避免了随意排放的烟气污染大气;碱水水池可以收集净化烟气过后的废水,避免了废水的排放造成的水污染;自动控制器全自动操控与其连接的各种用电设备,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净化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烟气导向罩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烟气导向罩截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炉体、2-超导热回收装置、3-回收架、4-鼓风机、5-引风机、6-烟气净化系统、7-自动控制器、8-旋风除尘器、9-喷淋塔体、10-净化烟气排放管、11-循环泵、12-除雾器、13-喷淋装置、14-不锈钢过滤网层、15-活性炭过滤网层、16-净化装置、17-循环水池、18-电磁阀、19-烟气通道、20-净化水槽、21-过滤网、22-烟气导向罩、23-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22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道结瘤物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