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弹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2072.X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6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邹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海和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1/00 | 分类号: | A47D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弹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婴儿用的弹跳椅的支撑结构一般位于弹跳椅的下面,主要包括弹跳架,该弹跳架又包括平置于地上的一支撑部、自支撑部的末端斜向上延伸的一活动部,其中支撑部和活动部通过枢接装置相连接,两者之间连接处附近会形成一个夹角。当向下施力于活动部,则藉由枢接装置的弹性,活动部会相对于支撑部来回运动,产生摇摆的效果,以安抚弹跳椅中的婴儿。但是当活动部相对于支撑部运动时,两者之间的夹角忽大忽小,在该弹跳椅周围玩耍的幼童若将手、脚等身体任何部位伸入该夹角处,会被夹伤;虽然可以在两者之间安装一个安全配件,以减少该弹跳椅的不安全性,但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这种结构始终存在安全上的隐患。
专利儿童弹跳椅,(公告日2012.11.28,公告号CN202553122U)公开了一种儿童弹跳椅,它包括底盘、连接在底盘上的立杆、与立杆相连接的连杆、连接在连杆上部的具有座兜的顶盘,在该儿童弹跳椅放置于地面时立杆的轴心线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锐角,立杆上连接有一端与立杆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杆相连接的弹簧。此实用新型存在的缺点是:调节离地高度的缓冲效果不好,而且在水平方向上调节的缓冲效果较差,儿童坐在弹跳椅内随意活动的幅度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以通过调节拉簧组件在U形卡件上的不同位置,达到调节座椅圈的离地高度,从而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婴儿使用的婴儿弹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弹椅,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至少四个支撑杆,座椅圈上设置有调节球,调节球为半球体形,调节球上设置有圆柱形槽,圆柱形槽的一侧设置有矩形孔,圆柱形槽和矩形孔之间相互平行,矩形孔的两侧对立设置有一个挡块,U形卡件的一端设置在圆柱形槽内,拉簧组件的一端与支撑杆连接,拉簧组件的另一端穿过矩形孔与U形卡件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弧形管,便于对婴儿坐在座椅圈上产生的力进行缓冲。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和调节球的数量相同,有利于整体结构稳定。
优选的,所述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U形卡件的直径,使得U形卡件能卡在挡块之间,不容易脱落。
优选的,所述拉簧组件由拉簧与扁纶带首尾相连接组成,拉簧外部还设有保护袋,便于对婴儿坐在座椅圈上产生的力进行缓冲,拉簧外部的保护袋可防止拉簧在弹性变形时对周围人们造成损伤。
优选的,所述扁纶带的宽度小于U形卡件的高度,使得扁纶带套在U形卡件上后能卡在挡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扁纶带包括第一本体带和第二本体带,第一本体带和第二本体带首尾连接形成闭合圆环,使得第一本体带和第二本体带形成一个闭环,能与U形卡件之间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带和第二本体带通过若干绑线连接,且形成若干通孔,便于不同通孔套在U形卡件,从而达到调节座椅圈的离地高度,从而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婴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调节拉簧组件在U形卡件上的不同位置,达到调节座椅圈的离地高度,从而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婴儿使用的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弹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弹椅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弹椅的调节球与拉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弹椅的拉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弹椅的U形卡件未卡入挡块间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弹椅的U形卡件卡入挡块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弹椅的调节球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座;2、支撑杆;3、座椅圈;4、调节球;5、拉簧组件;6、圆柱形槽;7、矩形孔;8、挡块;9、U形卡件;10、拉簧;11、扁纶带;12、保护袋;13、第一本体带;14、第二本体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弹椅,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至少四个支撑杆2,座椅圈3上设置有调节球4,调节球4为半球体形,调节球4上设置有圆柱形槽6,圆柱形槽6的一侧设置有矩形孔7,圆柱形槽6和矩形孔7之间相互平行,矩形孔7的两侧对立设置有一个挡块8,U形卡件9的一端设置在圆柱形槽6内,拉簧组件5的一端与支撑杆2连接,拉簧组件5的另一端穿过矩形孔7与U形卡件9的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海和五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海和五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2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