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曝气装置及其专用提升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91680.9 | 申请日: | 2017-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2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彬;刘德敏;赵焰;徐军;刘志奎;云干;杨志林;田凤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装置 及其 专用 提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曝气装置及其专用提升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焦化废水处理中,生化曝气系统中一般采用在水池墙壁上固定侧进风支管并结合底部曝气主体(如微孔膜盘式曝气器、微孔管式曝气器等) 进行曝气,此类装置在曝气设施老化或损坏时,维修或更换非常不方便,常常需要将曝气鼓风机停止并要求生化系统停止进水,同时还要排空水池才能进行更换或维修;或者在停止曝气后,高价请专业潜水员进行潜水更换曝气主体,此法只能更换不能进行维修和修补。上述两种方法不仅费工费时,维修不方便,影响周围环境,而且会影响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废水处理曝气装置专用提升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装、检修方便的可提升的废水处理曝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废水处理曝气装置专用提升机构,其特点是,包括作为废水处理曝气装置提升运行通道的竖向导杆,竖向导杆通过连接板装在废水处理池的池壁上,竖向导杆上设有与竖向导杆的轴线平行设置的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装在废水处理曝气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竖向导杆为工字导杆,所述工字导杆为设有两道滑槽的竖向杆体,两道滑槽对称的设在竖向杆体的两侧,两道滑槽内均设有滑块。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竖向导杆两侧的滑块、竖向导杆与废水处理曝气装置三者之间围成有过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废水处理曝气装置上设有提升用的吊环,吊环沿废水处理曝气装置的周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提升的废水处理曝气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曝气主体和提升机构;
所述的曝气主体包括由四根直管首尾相接而成的曝气环管,其中两根直管设置为曝气主管,另外两根直管设置为布气主管,曝气主管与布气主管间隔设置,其中一根曝气主管的中部设有曝气进气口,曝气进气口通过曝气连接件连接有向上伸出池体水面的外接曝气管,布气主管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布气支管,布气支管水平设置,两根布气主管上的布气支管对称设置,每根布气支管上均设有一排曝气微孔,曝气微孔沿布气支管的轴线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所述布气主管上设有安装布气支管的孔道。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吊环沿曝气环管的周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外接曝气管包括曝气横管和曝气竖管,曝气横管通过弯头装在曝气竖管的上端,曝气竖管的下端与曝气进气口处的曝气连接件相接,所述曝气横管与弯头之间、曝气竖管与弯头之间通过法兰相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布气支管由对称设在布气主管两侧的内侧支管和外侧支管组成,所述内侧支管上的曝气微孔设置在内侧支管的上表面,外侧支管上的曝气微孔设置在外侧支管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提升机构,将曝气装置从废水处理池中提起,方便对曝气主体进行维修和更换,不会受停止曝气、停产、排空水池带来的困扰,也不用担心由其引发环境事故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同时,大幅降低了维修和更换的费用及代价,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维修或更换时工人的工作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曝气效果好、安装方便、检修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优点,不仅仅适用于高原地区焦化废水处理,还适用于其他行业废水生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废水处理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未经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16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计算机外壳用粉碎装置
- 下一篇:基于分组的M2M通信非连续传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