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信式硫化氢捕消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1374.5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朱胜杰;邹兵;牟善军;胡绪尧;高少华;李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42B12/46 | 分类号: | F42B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1 | 代理人: | 张少辉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信 硫化氢 捕消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信式硫化氢捕消弹,属于硫化氢泄漏事故应急处置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硫化氢常为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一般在某些化学反应或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中产生,因而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及自然界中,如含硫石油的开采和提炼、渔民的船舱中、煤的低温焦化、橡胶、人造丝、皮革、鞣革、硫化染料、甜菜制糖、动物胶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生成;开挖整治沼泽地、沟渠、水井、下水道、潜涵、隧道以及清除垃圾、污物、粪便等作业过程中,也常遇到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无色透明,比空气重的气体。低浓度硫化氢具有一种类似臭鸡蛋的气味。高含量时嗅觉神经很快被麻痹,无气味,难发觉,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短时间致命。一旦发生硫化氢泄漏将严重危及弹生产安全和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快速消除泄漏硫化氢的危害,需要开发高效的硫化氢捕消装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引信式硫化氢捕消弹,能够快速消除泄漏硫化氢的危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引信式硫化氢捕消弹,包括火药层、硫化氢捕消剂层、弹体、定时引信、拉火管。火药层布置在弹体内中心。硫化氢捕消剂层布置在火药层与弹体内壁之间。定时引信分别与火药层和拉火管连接。
这种由火药层、硫化氢捕消剂层、弹体和定时引信、拉火管构成的引信式硫化氢捕消弹,可以通过定时引信根据硫化氢泄漏情况实时设置爆炸时间,通过火药层爆炸产生的冲击力瞬间将弹体炸开从而使得硫化氢捕消剂瞬间喷洒到硫化氢泄漏场所的空气中,与硫化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快速高效消除泄漏硫化氢危害的目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弹体为球形。
采用球形结构,弹体各点面在发射或投掷过程中受力均匀,不易破损。
弹体内壁与硫化氢捕消剂层之间设有防漏防渗膜。
弹体内壁上敷设防潮膜可以使硫化氢捕消剂不受潮,能用于窨井、排水沟等人不宜进入或需远距离投放硫化氢捕消剂的场所。
弹体为纸质层。
弹体材质为纸质可以确保弹体层容易被火药炸开,提高引信式硫化氢捕消弹的捕消效率。
弹体外壁设有防漏防渗膜。
纸质层的弹体外壁上布置防漏防渗膜可以确保弹体不受潮、不易破损。能用于窨井、排水沟等人不宜进入或需远距离投放硫化氢捕消剂的场所。
弹体为塑料层。
塑料层的弹体不需要在弹体外壁上设置防露防渗膜。
火药层的厚度根据弹体层的材质和硬度设置。
火药层的厚度根据弹体材质和硬度来设置,可以保证火药药量满足将弹体炸开,将捕消剂喷洒在空气中达到高效捕消硫化氢的目的。
定时引信包覆有防潮膜。
定时引信包覆防潮膜可以防止引信吸潮,从而避免影响引信式硫化氢捕消弹的效率。
定时引信设定的触发时间触发时间根据投掷距离设定。
这个延迟触发的时间可以保证在引信式硫化氢捕消弹在投掷之后有个延迟触发爆炸的时间,以确保投掷者的人身安全。同时还可以根据投掷场所投掷距离的远近适当延长触发时间,以确保引信式硫化氢捕消弹在投掷到硫化氢泄漏场所且能确保投掷人的人身安全之后爆炸,从而达到高效捕消硫化氢的目的。
硫化氢捕消剂层为固态干粉状层或液态水状层。
固态干粉状或液态水状的硫化氢捕消剂能够在引信式硫化氢捕消弹爆炸后迅速扩散到空气中与硫化氢发生化学反应,高效消除硫化氢的毒性危害。
本实用新型中由火药层、硫化氢捕消剂层、弹体和定时引信、拉火管构成的引信式硫化氢捕消弹,可以通过定时引信根据硫化氢泄漏情况实时设置爆炸时间,通过火药层爆炸产生的冲击力瞬间将弹体炸开从而使得硫化氢捕消剂瞬间喷洒到硫化氢泄漏场所的空气中,达到快速高效消除泄漏硫化氢的危害。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图中各标号表示:1、火药层;2、硫化氢捕消剂层;3、弹体;4定时引信;5、拉火管;6、防漏防渗膜;7、防潮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1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锁的智能雨伞架
- 下一篇:一种收缩伞雨伞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