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撑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1031.9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6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江;张国兵;范青山;赵瑞;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3/28 | 分类号: | B29C73/28;B29L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赵景平,宋少华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撑开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维修工装,尤其涉及一种轮胎撑开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为保证胎压,通常需要将轮胎的最内圈进行缩窄设计,以保证轮胎与轮毂接紧密接触,锁住气体。但在补胎时,由于轮胎内圈缩窄遮挡了操作者的视线和操作空间,补胎时一般都需要将轮胎向外扒开,以得到更好的视野空间和操作空间。
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两个人进行补胎操作,其中一人将轮胎扒开,另一人同时进行补胎。而补胎操作往往需要10-20分钟,扒开轮胎的人要长时间保持扒开轮胎的动作,费时费力,且通过人工扒胎也得不到足够的操作空间及视野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撑开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保证补胎时获得足够的视野空间及操作空间,提高补胎效率,同时实现对不同规格轮胎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撑开机构,其中,包括:
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支柱本体和用于固定支撑轮胎的支座,且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柱本体固定连接;
撑开模块,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撑开臂,且两个所述撑开臂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柱本体的两侧,所述撑开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柱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撑开臂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用于撑开轮胎的钩爪;
锁紧模块,包括第一活动部、第二活动部和第三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和所述第二活动部均与所述撑开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部同时与所述第一活动部和所述第二活动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活动部与所述支柱本体滑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轮胎撑开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撑开臂上靠近所述钩爪的一端设置有多组安装孔,所述钩爪通过转轴和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孔的配合与所述撑开臂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轮胎撑开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活动部为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部为从动杆,所述第三活动部为转动销,所述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从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转动销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销与所述支柱本体滑动连接,所述主动杆上远离所述转动销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撑开臂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上远离所述转动销的一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撑开臂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轮胎撑开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柱本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转动销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轮胎撑开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主动杆上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主动杆通过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撑开臂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上设置有第二销轴,所述从动杆通过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撑开臂转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在一条直线上。
如上所述的轮胎撑开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撑开模块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撑开臂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轮胎撑开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轮胎滚动的挡杆。
如上所述的轮胎撑开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座上还设置有挡杆支架,所述挡杆支架与所述支座滑动连接,所述挡杆与所述挡杆支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轮胎撑开机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主动杆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轮胎撑开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模块还包括底座,所述支柱本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撑开机构,通过设置支撑模块、撑开臂和钩爪,并使撑开臂与支撑模块转动连接,实现了通过撑开臂带动钩爪将轮胎撑开,同时在撑开臂上设置多个安装孔,满足了不同规格轮胎的通用性;此外,通过设置锁紧模块,实现了撑开臂张开后的自动锁紧;由此,有效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补胎效率,同时也为员工获得足够的视野空间和补胎空间,方便了补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撑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撑开模块和锁紧模块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撑开机构在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撑开机构在非工作时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撑模块 110-支柱本体 111-滑槽
120-支座 130-挡杆支架 140-挡杆
150-底座 160-加强筋 170-连接板
200-撑开模块 210-撑开臂 220-钩爪
230-转轴 240-安装孔 250-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10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字脚模内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PE医疗卫材流延复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