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混金属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0889.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8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陆守祥;许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依科普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姜玲燕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混金属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其中内混金属燃烧器是指采用内混的方式,并以金属为材质制作的燃烧器。
目前工业燃烧系统所使用的内混金属燃烧器,空气燃气混合不充分,燃烧火焰不均匀,这样的燃烧器温度传输不均匀,燃烧不充分,不够节能环保。而且现有的燃烧器长度不能满足工业炉厚炉墙要求,在安装方面不方便,给施工和检修带来一定困难,尤其在厚的炉墙上,要求燃烧器燃烧室出口与炉内墙平齐,短的烧嘴只能将外壁嵌入,增加了安装难度,同时减小炉墙的保温层,对燃烧器安装处的保温受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解决厚炉墙工业炉选型问题,低排放、高节能的内混金属燃烧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内混金属燃烧器,包括导流管以及套设在导流管外的烧嘴座,还包括烧嘴套管以及风盘,所述烧嘴套管连接在所述烧嘴座的前端,所述导流管的前端伸入所述烧嘴套管内,所述风盘位于所述烧嘴套管内并连接在所述导流管的前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风盘的前端面的嘴芯,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嘴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风盘与所述嘴芯密封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风盘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风孔,所述风孔以相对于风盘的轴线前端向内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风孔包括两个以上的沿风盘周向分布的第一风孔以及两个以上的沿风盘周向分布的并位于所述第一风孔的外侧的第二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嘴芯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垂直于导流管的轴线的第一喷射口以及两个以上的相对于导流管的轴线前端向外倾斜的第二喷射口,所述第二喷射口位于所述第一喷射口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射口的轴线与所述导流管的轴线成60度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烧嘴座的后端连接有端头法兰,所述导流管的后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端头法兰上。
进一步地,所述烧嘴座上设有空气管道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烧嘴套管通过以下结构连接在所述烧嘴座的前端:所述烧嘴套管的后端设有径向向外伸出的第一凸缘,所述烧嘴座的前端设有径向向外伸出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卡入开设在所述第二凸缘上的凹槽内,并通过安装法兰压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燃烧器中风盘独立连接在导流管的前端,可以选择不同长度的烧嘴套管与烧嘴座连接,以此增加长度,配合与不同厚度的厚炉墙的安装固定,解决了厚炉墙工业炉选型问题;另外,本燃烧器在工作时,空气从导流管与烧嘴座、烧嘴套管之间的空间送入,经过风盘时产生旋转加速,能够与从导流管送入的燃气充分混合,从而产生均匀的燃烧火焰,火焰成螺旋直线状向前推进,具有低排放、高节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盘与嘴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导流管、2烧嘴座、21第二凸缘、22空气管道接口、3烧嘴套管、31第一凸缘、4风盘、41第一风孔、42第二风孔、5嘴芯、51第一喷射口、52第二喷射口、6端头法兰、61燃气接口、7安装法兰、8方法兰、9燃烧室。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混金属燃烧器,包括导流管1以及套设在导流管1外的烧嘴座2,还包括烧嘴套管3以及风盘4,所述烧嘴套管3连接在所述烧嘴座2的前端,所述导流管1的前端伸入所述烧嘴套管3内,所述风盘4位于所述烧嘴套管3内并连接在所述导流管1的前端。
本燃烧器中风盘独立连接在导流管的前端,可以选择不同长度的烧嘴套管与烧嘴座连接,以此增加长度,配合与不同厚度的厚炉墙的安装固定,解决了厚炉墙工业炉选型问题,满足各种炉壁厚度要求;另外,本燃烧器在工作时,空气从导流管与烧嘴座、烧嘴套管之间的空间送入,经过风盘时产生旋转加速,能够与从导流管送入的燃气充分混合,从而产生均匀的燃烧火焰,火焰成螺旋直线状向前推进,具有低排放、高节能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依科普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依科普工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0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的无人船智能动力控制系统
- 下一篇:工业炉蓄热式低氮化物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