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架式节能板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0500.5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4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谢涛;胡忠明;皮白波;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1/94 |
代理公司: | 武汉国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32 | 代理人: | 李伟涛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节能 板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安装板块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式节能板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安全以及美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商业建筑的业主喜欢在建筑的表面安装大规模的幕墙,但由于受建筑表层钢结构的影响,超大板块的幕墙的安装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对于这种超大板块的安装,其运输过程也是一大难题,且会大量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超大板块的幕墙的安装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超大板块的安装,其运输过程也是一大难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框架式节能板块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框架式节能板块系统,该框架式节能板块系统包括:框架半单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框架、中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上连接件,顶部通过上连接件与垂直设置于上框架内侧的铝合金上横梁连接,底部的上连接件与垂直设置于上框架内侧的窗上横梁连接,两个上连接件和上框架均通过上扣盖压紧,铝合金上横梁底部垂直安装有与上框架平行的双层铝单板,双层铝单板内部填充有第一防火岩棉层,中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中连接件,顶部通过中连接件与窗上横梁可拆卸连接,底部的中连接件与垂直设置于中框架内侧的窗下横梁可拆卸连接,两个中连接件和中框架均通过中扣盖压紧,窗上横梁与双层铝单板抵触连接;中框架底部的中连接件上安装有窗把手,窗把手与窗下横梁可拆卸连接,下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下连接件,顶部通过下连接件与窗下横梁连接,两个下连接件和下框架均通过下扣盖压紧,下框架的底部通过下连接件与垂直设置于下框架内侧的铝合金下横梁连接,铝合金下横梁的底部卡设于另一个框架半单元的铝合金上横梁的顶部,并通过铝合金插芯型材固定,窗上横梁与窗下横梁、窗下横梁与铝合金下横梁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铝单板,上框架、中框架和下框架中均安装有中空夹胶玻璃;镀锌钢板,安装于窗上横梁顶部,与双层铝单板平行且间隔设置,镀锌钢板与双层铝单板之间填充有第二防火岩棉层,镀锌钢板远离双层铝单板的一面与墙体连接;防火钢板槽,安装于铝合金上横梁的底部,设置于双层铝单板和墙体之间,其内填充有第三防火岩棉层;槽型预埋件,一端埋设于层间墙体的顶部,另一端连接挂件,挂件与铝合金上横梁连接;镀锌钢横梁,穿设于铝合金下横梁内。
其中,左右相邻的两个框架半单元通过半压块压紧挂接在墙体上。
其中,第一防火岩棉层厚50mm,密度大于80kg/m3,第二防火岩棉层和第三防火岩棉层均厚100mm,密度大于120kg/m3。
其中,任意两个框架半单元之间的连接的胶缝处均安装有泡沫杆和设置有耐候胶层。
其中,框架半单元的下扣盖和其下方的另一个框架半单元的上扣盖之间安装有防风插销,防风插销的一端插入对应的铝合金上横梁中。
其中,中空夹胶玻璃远离墙体的一侧上安装有经过氟碳喷涂的装饰铝型材。
其中,装饰铝型材的外侧面上安装有不锈钢装饰线。
其中,窗上横梁靠近墙体的一侧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铝合金槽铝型材。
其中,铝合金上横梁的腔内涂有耐候胶层。
其中,铝合金上横梁通过铝板与墙体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式节能板块系统结构简单,采用单元板块做法,运输方便,采用顶埋的设计方式,现场组装简单,且系统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式节能板块系统安装在墙体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式节能板块系统的框架半单元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式节能板块系统的框架半单元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B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C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的D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0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