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脚绕线装置及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0278.9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洪;刘成锋;廖清文;蔡仁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胜美达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76 | 分类号: | H01F41/076;H01F4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脚 线装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脚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具有滤波、振荡、延迟、陷波等作用。电感器的一般制作方法如下:磁芯上带有用于固定连接的针脚,将线材绕制在磁芯上形成绕组,之后将线材两端分别绕到两个针脚上,将针脚与线材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完成电感器制作。然而,当产品设计需要缠绕的匝数较多时,容易造成线材在针脚上的同一位置反复地﹑无规律地缠绕叠加,产生缠绕点过大或者大小不一的问题,影响后续的针脚焊接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针脚绕线装置及绕线机,能有效避免线材在针脚的同一位置反复叠加缠绕。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针脚绕线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旋转轴、线材夹头、扯线杆、弹性件及退线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旋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线材夹头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扯线杆可摆动地安装在旋转轴上,且所述扯线杆上设有勾线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和所述扯线杆上,当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绕线杆做圆周运动,所述退线机构与扯线杆间隔设置并具有高度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脚绕线装置还包括感应片、感应器,所述感应片固定在旋转轴上,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旋转轴外与感应片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感应器与第一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皮带轮轴接,所述旋转轴与第二皮带轮轴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脚绕线装置还包括感应片、感应器,所述感应片固定在第二皮带轮上,所述感应器设置在第二皮带轮外与感应片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感应器与第一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绕线机,包括卷绕装置及上述针脚绕线装置,所述卷绕装置用于将线材卷绕到元件上形成绕组,所述针脚绕线装置用于在形成所述绕组前将线材的一端卷绕到元件的一个针脚上,所述针脚绕线装置还用于在形成所述绕组后将线材的另一端卷绕到元件的另一针脚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滚轴及元件固定机构,所述元件固定机构包括基台及筒夹,所述基台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筒夹包括相连的安装部及卡爪部,所述安装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孔内,所述卡爪部用于夹持元件,所述滚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滚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滚轴轴接。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使用上述针脚绕线装置及绕线机时,将线材连接在具有高度差的退线机构与扯线杆上,并使得线材与元件的针脚倾斜设置,然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转动,线材就能够平稳地一匝紧挨一匝螺旋缠绕在针脚上,有效解决了线材在同一位置反复叠加缠绕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针脚绕线装置(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针脚绕线装置(绕线机)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扯线杆,2、退线机构,3、元件固定机构,4、旋转轴,5、第一驱动机构,6、滚轴,7、线材,8、元件,9、针脚,10、勾线部,30、基台,31、筒夹,40、线材夹头,41、弹性件,42、感应片,43、感应器,50、第一驱动电机,51、第一皮带轮,52、第二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针脚绕线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5、旋转轴4、线材夹头40、扯线杆1、弹性件41及退线机构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与所述旋转轴4驱动连接,所述线材夹头40固定在所述旋转轴4上,所述扯线杆1可摆动地安装在旋转轴4上,且所述扯线杆1上设有勾线部10,所述弹性件4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轴4上和所述扯线杆1上,当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驱动所述旋转轴4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绕线杆做圆周运动,所述退线机构2与扯线杆1间隔设置并具有高度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胜美达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胜美达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02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瓶
- 下一篇:一种可级联扩展的频谱显示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