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动防震的手车式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9532.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6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胡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杨梅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167 | 分类号: | H02B11/167;H02B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移动 防震 手车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防震的手车式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手车式断路器表示断路器是安装在可抽出的手车上的,由于手车柜有很好的互换性,因此可以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然而目前现在的手车式断路器在移动时,需要操作人员蹲下拉手柄,非常耗时耗力,影响使用,并且手车式断路器在上下移动时会产生震动,会导致断路器松动,严重会影响断路器内部电器件松散,从而影响断路器的断路灵活度,因此,不便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防震的手车式断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防震缓冲圈,能够避免手车式断路器在移动时产生震动,从而防止了断路器内部的电器件松散,进而保证了断路器工作的灵活度,延长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防震的手车式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外壳,所述断路器外壳固定在手车上,且手车的底端安装有手车轮,所述手车轮外包裹有防震缓冲圈,所述手车的顶端位于断路器外壳的一侧嵌入安装有可收缩手柄,且可收缩手柄包括有手柄、可收缩绳、橡皮筋和绳卷筒,所述可收缩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柄上,另一端设置在绳卷筒上,且绳卷筒的两侧连接有橡皮筋,所述断路器外壳的表面安装有操作面板,且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分闸按钮、手动旋钮、合闸按钮、计数器、储能指示窗口、分/合闸位置指示窗口和铭牌,所述储能指示窗口、分/合闸位置指示窗口和铭牌位于计数器的一端,所述分闸按钮、手动旋钮、合闸按钮位于计数器的另一端,所述断路器外壳上固定有支撑板和航空插头,且支撑板位于航空插头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二次接线插头,且二次接线插头通过可收缩软管与航空插头连接,所述断路器外壳的一侧固定有极柱,且极柱的一侧设置有一次插头。
优选的,所述防震缓冲圈是由橡胶材料构件制成。
优选的,所述绳卷筒通过橡皮筋与手车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收缩软管是由PVC材料层构件制成。
优选的,所述分/合闸位置指示窗口位于储能指示窗口、和铭牌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紧凑,通过设置的防震缓冲圈,能够避免手车式断路器在移动时产生震动,从而防止了断路器内部的电器件松散,进而保证了断路器工作的灵活度,延长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并且通过设置的可收缩手柄,操作人员不需要蹲下来移动手车式断路器,从而节约劳动力,使其移动简单、方便、快捷,使用可靠,进而不会影响使用,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收缩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收缩软管;2-铭牌;3-断路器外壳;4-分闸按钮;5-手车;6-手车轮;7-防震缓冲圈;8-可收缩手柄;81-手柄;82-可收缩绳;83-橡皮筋;84-绳卷筒;9-手动旋钮;10-合闸按钮;11-计数器;12-储能指示窗口;13-操作面板;14-二次接线插头;15-支撑板;16-分/合闸位置指示窗口;17-航空插头;18-一次插头;19-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杨梅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杨梅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9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