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9516.4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5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邹贺;张佳;陈晓曙;陈皓;林剑锋;夏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脉 压迫 止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经股动脉插管的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十分普遍地应用于医学临床工作中,股动脉手术后,股动脉壁上留下出血孔,即穿刺点,而止血是术后的必备环节。传统止血方式是医护人员徒手按压股动脉穿刺点30分钟左右,使股动脉壁的肌肉组织收缩和血小板凝血形成血栓,以达到短时间内止血,然后再使用局部外压8小时实现永久性止血。医生在止血徒手按压止血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疲劳、僵硬以及麻木等状况,从而造成施压不均匀或压迫移位,出现患者皮下血肿等问题。而一些力量较大的医生,因为施力过度,还可能会造成患者的股动脉血流阻断,甚至发生动脉闭塞、动脉内血栓形成等医源性损害,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对股动脉穿刺点的施力较为均匀,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底板、立柱、横杆以及按压装置,立柱固定于底板,横杆与立柱连接处设置有调节器,按压装置设置于横杆的一端,所述横杆中设置有第一转轴,横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手轮,所述按压装置包括竖杆、施力杆以及按压板,施力杆的一端活动套设于竖杆,施力杆的另一端与按压板相固定,竖杆中设置有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下端设置有驱动施力杆向下施力的弹性伸缩机构,弹性伸缩机构抵于施力杆的上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操作手轮转动可以带动横杆内的第一转轴转动,进而使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的第二转轴一同转动;通过弹性伸缩机构,施力杆能够向下施以弹性力,进而使固定于施力杆下端的按压板能够压迫于患处辅助进行止血,因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弹性伸缩机构包括弹簧和带动弹簧下压的凸块,凸块设置于第二转轴的下端并插装于弹簧的间隙中,所述施力杆上端与弹簧固定连接,施力杆沿其滑动方向还设置有防转凸筋,竖杆对应防转凸筋的内壁设置有与之滑动配合的防转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第二转轴进行转动时其插装于弹簧间隙中的凸块会带动弹簧进行向下压紧,进而使与弹簧固定连接的施力杆在弹簧的作用下不断下压;通过施力杆上防转凸筋以及竖杆上的防转滑槽的相互配合,能够防止施力杆以及与之固定连接的弹簧周向转动,避免了因为弹簧转动导致施力杆失去弹簧的作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连接处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伞齿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伞齿轮的设置,使第二转轴能够在第一转轴的带动下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板包括固定板、细沙袋以及压迫垫,细沙袋固定于固定板下端,压迫垫固定于细沙袋的下端,压迫垫包括支撑层、缓冲层以及止血层的三层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由于患处表面具有一定弧度,而细沙袋本身具有一定重量,能够通过细沙袋自身的重量使固定于细沙袋下端的压迫垫均匀作用于患处,减少了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按压时的不适感;由于压迫垫包括支撑层、缓冲层以及止血层的三层结构,除了可以止血以外,还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了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设置有U型腿托,U型腿托和滑轨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U型腿托的弧面上设置有海绵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U型腿托的设置使与底板相接触的腿部能够得到充分的托起,提高了舒适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腿部与底板之间的相对滑移所造成的按压部位的偏移;由于U型腿托和底板间滑轨的设置,可以通过滑移调节U型腿托的位置,使其能够根据患处不同进行调节,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3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施力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人民医院,未经温州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9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摄影装置的圆形吻合器
- 下一篇:一种起搏器术后切口止血固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