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滑动式浮式系船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8972.7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1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司敬阳;徐启文;吴立人;汪海生;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24 | 分类号: | E02B3/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徐红岗,郭华俊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滑动 式浮式系船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系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滑动式浮式系船柱。
背景技术
在水利通航设施上,为了保证船舶过闸的安全,国内已建或在建的船闸,基本上都是在闸室翼墙上的浮筒库内,安装浮式系船柱。
目前,国内所有已建或在建船闸的闸室都采用浮式系船柱,它是确保船舶在闸室充泄水过程中,起着保护船舶自身安全作用的,是一个随着水位变化能与船舶同步起伏的装置。
国内浮式系船柱的运行机构,都是采用金属浮箱作为载体,滚轮作为运行机构,其浮箱不但要求密封性好外,还要承载系缆受力的影响;同时,浮箱、滚轮机构、滑动轨道均为金属材质,在水中锈蚀严重;主、侧滚轮座需通过螺栓与浮箱相连,钻孔及安装精度要求高;滚轮存在轮轴和轴套,滚轮、轨道运行中线接触,阻力大且易触蚀;滚轮系的制作、安装、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船舶系缆的安全。另外,浮式系船柱整体结构存在较复杂、易松动、运行噪音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简化浮式系船柱整体结构、提高其综合性能,提出了一种分离滑动式浮式系船柱,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安全系数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滑动式浮式系船柱,主要包括分离的滑动机构和浮箱;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系船柱、支架、滑块结构和滑轨结构;其中,系船柱与滑块结构通过支架连接固定;滑轨结构固定安置,滑块结构能够沿所述滑轨结构滑动;浮箱设置在水上导槽中;滑动机构放置在浮箱上,能够随浮箱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系船柱至少有两个。
进一步地,滑块结构至少有两个,采用改性高分子耐磨材料制成,上下间隔设置在滑轨结构上。
进一步地,浮箱包括非金属外壳和泡沫填充材料。
进一步地,滑轨结构包括滑块座和滑块压板,滑块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滑块座上。
进一步地,滑块结构为三面滑块结构,包括三个呈倒“T”字形的滑块,固定在滑块压板和滑块座之间。
进一步地,滑块座、滑块压板采用不锈钢板或角钢制成。
进一步地,滑块座、滑块压板分别由多块不锈钢板或角钢组成。
进一步地,滑动机构至少有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系船柱结构中,滑块采用高分子材料,硬度较低,滑轨结构选用复合不锈钢板作为基材,其表面不仅光滑,而且非常耐腐蚀。滑块在光滑的导轨中运行,其使用寿命大大提高,而且滑轨结构因耐腐蚀,可终身免维护,一劳永逸。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系船柱设计成滑动机构和浮箱的分体结构,安装及维护成本进一步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离滑动式浮式系船柱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浮箱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滑轨结构图。
图中:1-1、上滑块结构;1-2、下滑块结构;2-1、上系船柱;2-2、下系船柱;3、滑轨结构;4、支架;5-1、壳体;5-2、泡沫填充材料;6、滑块;7、滑块压板;8、滑块座;A、滑动机构;B、浮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离滑动式浮式系船柱,主要包括分离的滑动机构A和浮箱B。该分体式的系船柱构造,省去了滑动机构与浮箱的安装结构和固定步骤,能够显著增加使用寿命。
所述滑动机构A包括系船柱(2-1、上系船柱;2-2、下系船柱)、支架4、滑块结构(上滑块结构1-1;下滑块结构1-2)和滑轨结构3。其中,系船柱与滑块结构通过支架4连接固定;滑轨结构3固定安置,滑块结构能够沿所述滑轨结构3滑动;浮箱B设置在水上导槽(图中未示出)中;滑动机构A放置在浮箱B上,能够随浮箱B上下运动。滑轨结构3可以通过地面上的设施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系船柱设置在支架4上,至少有两个,分别位于靠近浮箱B和支架4的顶端。两层系船柱可满足不同吨级、空载或满载的船舶系泊要求,减少固定系船柱建设成本,减少船舶过闸时由于闸室水位变化引起的解系缆次数,提高过闸安全性。
进一步地,浮箱B包括非金属外壳(壳体5-1)和泡沫填充材料5-2。与现有的金属浮筒相比,本实施例的非金属浮箱可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质量轻、造价低、不易锈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8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化器、电子烟及油量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