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道施工的管材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8641.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8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钱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钱隆越溪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15/00;F16L21/00;F16L58/10;F16L57/02;F16L5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59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245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施工 管材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道施工的管材连接件。
背景技术
许多施工中都涉及到管道连接,如煤气管道、输水管道、空气管道等,相邻的两段管材之间需要进行连接、贯通。现有的管道连接方式很多,有采用法兰分别与管道焊接、然后再对接的,有在管接头的两端车上螺纹、与管道螺纹连接的,为了增强连接处的密封性,还有两管道对接后在其对接处的外侧设置密封套等等,这些方式虽然达到了管道连接的目的,但装配麻烦,成本高,不能承受负压,甚至不能重复使用的缺陷,远远达不到使用要求,其工作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管道施工的管材连接件,结构紧凑,连接可靠,施工方便,密封性好,实用性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管道施工的管材连接件,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管体的两端均设有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承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包括焊接段和套管,焊接段与套管为一体结构,焊接段连接管体的一端,套管通过螺纹连接承接头,套管的长度小于承接头的长度,第二接头包括螺纹段和套接头,螺纹段与套接头为一体结构,螺纹段与套接头之间形成容纳槽,容纳槽与承接头相匹配,螺纹段通过螺纹连接承接头,管体上设有分液管,分液管的一端设有免焊法兰;该管材连接件结构紧凑,连接可靠,施工方便,密封性好,实用性强。
进一步,管体上设有波纹段,波纹段提高了管体的力学性能,加强了管体对周围环境的负荷抵抗力,又不增加管体的曲挠性,使用温度范围宽,阻燃、自熄,使用安全。
进一步,分液管上设有减振器,减振器对分液管起到弹性支撑作用,对分液管传递的机械振动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对降低噪声有显著作用,从而提高管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免焊法兰的内壁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起到密封、减震作用,实现分液管与管材之间密封连接、连通,制造成本低,功能可靠,且安装简单,更换容易。
进一步,管体与分液管的外表面均涂覆有耐蚀层,提高了管体与分液管的耐腐蚀性,在强酸、强碱的恶劣环境下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管体上设有至少两根分液管,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分液管的数量,达到分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承接头和第二接头,焊接段与管体采用焊接的固定方式,可靠稳定,密封性好,先将承接头与套管相互拧紧,承接头位于套管内,实现固定,承接头部分露出套管外,再将螺纹段与承接头相互拧紧,螺纹段位于承接头内,承接头的外露部分则位于容纳槽内,套接头与套管相贴,承接头隐藏在内,通过承接头连接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环环相连,相互牵制,连接可靠,不容易发生松动,能承受负压,密封性好,施工简单,检修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连接可靠,施工方便,密封性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道施工的管材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接头组件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波纹段;3-接头组件;4-第一接头;5-承接头;6-第二接头;7-焊接段;8-套管;9-螺纹段;10-套接头;11-容纳槽;12-分液管;13-免焊法兰;14-密封圈;15-减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道施工的管材连接件,包括管体1,管体1的外表面涂覆有耐蚀层,耐蚀层为难以被氧化或被腐蚀的材料层,如聚四氟乙烯材料层,可通过喷雾或者涂抹的方式在管体1的外表面,提高了管体1的耐腐蚀性,在强酸、强碱的恶劣环境下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使用寿命。管体1上设有波纹段2,波纹段2提高了管体1的力学性能,加强了管体1对周围环境的负荷抵抗力,又不增加管体1的曲挠性,使用温度范围宽,阻燃、自熄,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钱隆越溪五金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钱隆越溪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8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