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初期雨水截污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8553.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6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奇;龚道孝;周飞祥;卢静;王召森;贾书惠;由阳;朱玲;房亮;赵成先;刘尚海;梁昌征;朱晓媛;吴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翔,李雪 |
地址: | 10003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期 雨水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净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初期雨水截污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是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并计划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对于现状建成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海绵城市改造重点解决现状存在的问题。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市政道路类项目的核心问题在于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特别是随着近些年城市雾霾越来越严重,在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其中包括COD、SS、重金属、石油类物质等,其污染程度较高,研究表明市政道路产生的初期雨水径流中COD达到了200~500mg/L,SS值达到了100~200mg/L,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而这些污染物会随雨水直接排入城市水体,成为城市水系的重要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采用改造绿化隔离带的方式,但是该种方式需要将现状绿化植物全部更换,对现状扰动较大,而且净化效果较差、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净化效果好、造价低、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初期雨水截污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初期雨水截污净化装置,该初期雨水截污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净化装置、二级净化装置和雨水井,所述一级净化装置的进水口为雨水口,所述二级净化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多层过滤层。
优选地,所述一级净化装置包括截污挂篮,该截污挂篮设置于所述雨水口处。
优选地,所述二级净化装置具有连通其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空腔,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所述出水口相对于所述进水口设置并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进水口,所述过滤层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开口,所述过滤层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开孔。
优选地,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格栅滤网,该格栅滤网将所述空腔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进水口位于上腔室,所述过滤层和所述出水口位于下腔室,所述过滤层与所述格栅滤网之间形成有蓄水空间。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占所述空腔的1/2-3/4。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包括滤料篮和填充于所述滤料篮内的滤料。
优选地,所述滤料为砾石。
优选地,多层所述滤料的粒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为四层,四层所述滤料的粒径从上到下分别为15-20mm、10-15mm、5-10mm、1-5mm。
优选地,上下相邻的所述过滤层的滤料篮之间通过透水纺工布隔开。
优选地,所述滤料篮的上端设置有提手,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提手相匹配的提手镶嵌空间。
优选地,所述提手形成为金属吊环。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的高度为15-25cm。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形成为矩形体。
优选地,所述雨水口处设置有雨水篦子,所述截污挂篮安装于所述雨水篦子的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初期雨水截污净化装置不仅净化效果好、造价低、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还能够避免对现状进行大范围的改动,有效缓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问题,改善城市道路水文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格栅滤网及下腔室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一级净化装置11 二级净化装置
12 雨水井13 过滤层
14 格栅滤网15 车行道
16 路沿石17 绿化带
18 人行道19 雨水口
111进水口112出水口
113空腔131滤料篮
132滤料1311 提手
20 检测装置21 截污挂篮
22 雨水篦子23 蓄水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8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轨油再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医疗废水处理工艺的沉砂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