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模块及电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8492.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2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阳;黄建忠;都兴鹏;武献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H05K7/02;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蒋爱花,李翔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模块 系统 | ||
1.一种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包括绝缘部件(10),所述绝缘部件(10)上集成有正供电电路(1)、负供电电路(2)及接地电路(3),其中,所述接地电路(3)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弹性压紧在接地的金属部件上的弹性结构(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31)为所述接地电路(3)的一端弯折形成的“]”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子元件(7)和第二电子元件(8),所述第一电子元件(7)的一端与所述正供电电路(1)上分支的第一支路(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电路(3)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元件(8)的一端与所述负供电电路(2)上分支的第二支路(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电路(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路(3)形成为“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7)连接,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8)连接,另一端形成所述弹性结构(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11)、所述第二支路(21)以及所述“T”形结构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7)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8)对应连接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10)包括板状主体,所述正供电电路(1)、所述负供电电路(2)、所述接地电路(3)、所述第一支路(11)和所述第二支路(21)平行于所述板状主体并注塑在所述板状主体中,所述正供电电路(1)、所述负供电电路(2)、所述接地电路(3)、所述第一支路(11)和所述第二支路(21)的连接端子分别置于所述绝缘部件(10)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还包括集成在所述绝缘部件(10)中的用于与传感器(40)连接的传感器供电电路(4)、传感器接地电路(5)及传感器信号电路(6)。
8.一种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电路模块,还包括电机(30)、传感器(40)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电路模块的所述正供电电路(1)和所述负供电电路(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机(30)的电极对应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电路模块的所述传感器供电电路(4)、所述传感器接地电路(5)及所述传感器信号电路(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感器(40)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地的所述金属部件为固定在所述电机(30)上的金属壳(20),所述绝缘部件(10)相对所述金属壳(20)固定时,所述接地电路(3)的所述弹性结构(31)弹性压紧在所述金属壳(2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0)上设置有正极插片(301)和负极插片(302),所述正供电电路(1)和所述负供电电路(2)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正极插片(301)和所述负极插片(302)对应插接的插接槽(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84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PLC防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络服务器便捷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