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8271.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5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汪桂楠;郭龙;赵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博新电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4 | 分类号: | F04B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油气分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油循环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压缩机的性能及可靠性,油循环率大表示进入空调系统的油雾颗粒多,油雾颗粒会附着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上,降低空调系统的换热性能,影响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另外,油雾颗粒在气流作用下大量攀升到压缩机的电机上部,造成压缩机油位降低,影响压缩机可靠性。
具体来说,压缩机中油雾颗粒的动量来自冷媒气流携带作用,冷媒气流流量(速度)大的地方油雾颗粒越多。传统的压缩机中,冷媒气流先往上,再往下进入排气管,由于冷媒气流速度较大,一小部分油雾颗粒被冷媒气流携带出压缩机。其余的油雾颗粒在冷媒气流向上的过程中以及冷媒气流碰触上壳盖时与气体分离开,其中一部分油雾颗粒聚集于壳体的内壁面形成液膜,其他油雾颗粒借由重力的作用下落。由于油雾颗粒下落的过程中大部分会经过气流速度较大的排气管管口,因此容易造成二次携带。
随着变频压缩机市场份额日益扩大,压缩机运行转速越来越高,油循环率大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实现压缩机油气分离,降低压缩机油循环率已成为压缩机研究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压缩机的油气分离能力,降低压缩机的油循环率,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的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分离芯;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腔体和一开口朝外的通气孔,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与通气孔连通的进气孔和回油孔,分离芯设置在通气孔内,分离芯的外壁与出气孔的内壁形成一通道,分离芯的一端向回油孔延伸;所述出气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通道的设置来实现带有油雾颗粒的气体通过进气孔进来后自上而下的经过通道,气体在通道内与分离芯和通气孔的侧壁接触,而出气孔内壁上的凹槽,可以使气体与内壁的接触时间增加,方便油雾颗粒粘在侧壁上,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油雾颗粒粘在侧壁上后并顺着侧壁向回油孔处汇集,同时分离后的气体通过分离芯的下端口排出,这样有效地提高了油气分离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为若干个首尾相连且环形阵列的坡形槽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形槽依次包括圆弧一、圆弧二和圆弧三,圆弧二和圆弧三的圆心均指向通气孔的圆心,圆弧一的圆心与圆弧二的圆心指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弧一的直径大于圆弧二且小于圆弧三。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依次连接的坡形槽的设置便于气体在通过通道内的坡形槽时,气体经过圆弧一或圆弧三后,油雾颗粒会粘在壁上,进入到圆弧二内,减少气体对壁上的油造成第二次带走情况的发生,同时,使分离后的油,顺着圆弧二向回油孔处汇集(原理雷同于沙漠中沙丘移动原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轴向设置在通气孔的内壁上并延伸至通气孔底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这样方便凹槽内的油由于自重流到通气孔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孔位于回油孔的上方,回油孔位于通气孔的底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便于收回的油通过回油孔重新被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芯的一端位于进气孔和回油孔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后,这样可以增加通道的长度,同时增加气体在通道内分离的时间,提高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凹槽的形状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
1-壳体;2-分离芯;3-通气孔;4-腔体;5-进气孔;6-回油孔;7-通道;8-凹槽;9-坡形槽;10-圆弧一;11-圆弧二;12-圆弧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博新电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博新电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8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降池刮渣机
- 下一篇:一种进气阀片及活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