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排水管穿廊顶式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8083.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9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安朝;黄海彬;龚夏平;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3F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吴伟文 |
地址: | 215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排水管 穿廊顶式管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力排水管穿廊顶式管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下管廊内的压力排水管一般采用从管廊侧壁或者管廊顶板上穿出管廊。然而,当压力排水管从地下管廊顶板穿出时,就算采用常见的防水套管做法,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渗漏;当压力排水管从地下管廊侧壁穿出时,就算采用常见的防水套管做法,如果穿出管廊侧壁的位置在地下水位线以下,那么时间长了,同样会出现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力排水管穿廊顶式管廊,能够解决管廊内压力排水管道在穿出管廊位置的地下水渗漏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力排水管穿廊顶式管廊,包括:管廊主体和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管廊主体内底部,在所述管廊主体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沟,在所述管廊主体的顶部、与排水沟对应处设置有中空凸台,所述中空凸台与管廊主体采用现浇一体成型,相邻的中空凸台之间形成凹口,在所述中空凸台的一侧开设有排水管孔,所述排水管孔距离地面的高度H小于地下水位线深度,所述排水沟内设置有压力排水管,所述压力排水管的一端设置于排水沟底部,压力排水管的另一端从排水管孔伸出。
优选的,所述底板从远离排水沟的一侧向排水沟逐渐倾斜,且倾斜角度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
优选的,所述底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
优选的,所述压力排水管伸出排水管孔的一端连接至临近的雨水检查井。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孔处设置有防水套管。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的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连接至压力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内设置有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压力排水管从地下管廊侧壁穿出时,穿出位置在地下水位线以上,避免防水套管长期浸泡在地下水里,降低了防水套管处的渗水隐患;2、管廊顶部的中空凸台采用现浇形式砌筑,且不伸出地面,避免了地面雨水进入地下管廊,造成二次渗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排水管穿廊顶式管廊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管廊主体,2、管廊底部,3、排水沟,4、
压力排水管,5、水泵,6、中空凸台,7、凹口,8、排水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压力排水管穿廊顶式管廊,包括:管廊主体1和底板2,所述底板2设置于管廊主体1内底部,在所述管廊主体1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沟3,在所述管廊主体1的顶部、与排水沟3对应处设置有中空凸台6,所述中空凸台6与管廊主体1采用现浇一体成型,相邻的中空凸台6之间形成凹口7,在所述中空凸台6的一侧开设有排水管孔8,所述排水管孔8距离地面的高度H小于地下水位线深度,所述排水沟3内设置有压力排水管4,所述压力排水管4的一端设置于排水沟3底部,压力排水管4的另一端从排水管孔8伸出。
本实用新型中,中空凸台6的高度可以根据地下水位线深度进行调整,中空凸台6与管廊主体1采用现浇一体成型,凹口7水平方向的尺寸在1000mm×800mm左右,满足安装、检修管道之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2从远离排水沟3的一侧向排水沟3逐渐倾斜,且倾斜角度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便于管廊内部渗水排入排水沟。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排水管4伸出排水管孔8的一端连接至临近的雨水检查井,所述排水沟3的底部设置有水泵5,所述水泵5连接至压力排水管4,排水沟3内设置有液位计,当排水沟3内的液位高度超过设定值时,水泵5启动,通过压力排水管4将排水沟3内的积水排出,当排水沟3内的液位高度低于设定值时,水泵5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孔8处设置有防水套管,降低了排水管孔8处的渗水隐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未经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8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震信号的实验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