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脊柱椎体手术的穿刺套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6838.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红;马超;曹建刚;吴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兆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张斌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脊柱 手术 穿刺 套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脊柱椎体手术的穿刺套管装置,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由分置的空心穿刺针、导针、初级导管和二级扩张管组成的一套穿刺套管装置;空心穿刺针包括空心的针体,导针是实心圆柱针体,导针能从所述空心穿刺针的内管穿过;初级导管是能套在所述导针外部的空心圆管;二级扩张管是能套在所述初级导管外部的空心圆管,二级扩张管的上端装有摩擦帽,初级导管和二级扩张管的下端制作成一圈锯齿。本实用新型可用作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经椎弓根穿刺过程中穿刺套管针系统,也可应用于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穿刺过程中的套管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脊柱椎体手术的穿刺套管装置,属于骨科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骨质疏松症性椎体压缩骨折越来越常见, 椎体骨折后,造成患者脊柱驼背,后凸畸形, 局部顽固性腰背痛, 直至卧床不起,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即经皮经椎弓根穿刺,直达椎体,之后用球囊扩张压缩之椎体,实现椎体复位,球囊扩张后的空腔用骨水泥或其他骨替代材料填充, 实现伤椎支撑, 该方法可有效缓解腰背痛, 复位压缩变扁的椎体,强化伤椎, 快速缓解腰背痛,快速使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质量。除此之外,临床上目前尚广泛开展经皮椎弓根穿刺置入椎弓根螺钉技术。
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是经皮椎体成形术(KP或VP 技术), 即经皮经椎弓根穿刺,直达椎体,之后用球囊或其他机械撑开方式扩张压缩之椎体,实现椎体复位, 扩张后的空腔用骨水泥或其他骨替代材料填充, 实现伤椎支撑. 达到复位伤椎,纠正后凸畸形,缓解腰背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所使用的穿刺系统均存在一下弊端:
1. 穿刺套管系统直径粗,经皮穿刺过程中对椎弓根骨质破坏较大,导致可重复穿刺次数大大降低, 且术中调整穿刺通道困难; 如反复穿刺不成功则造成椎弓根投影在X线下不明显, 容易误入椎管,损伤脊髓神经;
2. 因穿刺系统直径粗, 局部麻醉下手术过程中患者局部疼痛感仍较强,患者舒适度下降,造成患者焦虑,紧张,恐惧该微创手术;
3.穿刺过程中手术者近距离接触患者, 和患者同时多次接受X射线辐射, 长期对术者易造成射线累积损伤,造成年轻医生不愿开展实施该微创手术。同样的,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穿刺过程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医生被动接受较多剂量射线辐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脊柱椎体手术的穿刺套管装置,可用作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经椎弓根穿刺过程中穿刺套管针系统, 也可应用于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穿刺过程中的套管针系统,本实用新型简单易学,操作简单,解决了传统穿刺系统的不足,患者术中痛苦小、舒适度增加,同时解决医生术中被动接受较多剂量射线辐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脊柱椎体手术的穿刺套管装置,是由分置的空心穿刺针、导针、初级导管和二级扩张管组成的一套穿刺套管装置;所述空心穿刺针包括空心的针体,针体的一端是注射器插入帽,针体的另一端是穿刺针尖;所述导针是实心圆柱针体,导针能从所述空心穿刺针的内管穿过;所述初级导管是能套在所述导针外部的空心圆管;所述二级扩张管是能套在所述初级导管外部的空心圆管,二级扩张管的上端装有摩擦帽,所述初级导管和二级扩张管的下端制作成一圈锯齿。
所述的初级导管和二级扩张管的外壁制作有距离刻度线。
所述空心穿刺针、导针、初级导管和二级扩张管均为不锈钢材质,空心穿刺针、导针、初级导管和二级扩张管的主体外壁为光滑亚光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兆红,未经王兆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6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