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水产养殖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6690.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7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君;徐颖欢;唐晓涵;胡灿;胡文杰;杨可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6 | 分类号: | A01K63/06;F24J2/24;F24J2/00;F24J2/4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水产 养殖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水产养殖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水温对农业水产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适温环境内,鱼类生长加快,繁殖力增强。为达到鱼类合适的养殖温度,经常需要对养殖温室进行加温,养殖温室的温度调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目前养殖单位普遍采用锅炉进行供热加温,对常规能源消耗大,而且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开发和利用高效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供热是设施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能源,利用太阳能供热加温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环境污染,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尚未有漂浮在水上的太阳能装置,需要将太阳能的装置安装地面,因此浪费了大量的土地及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智能水产养殖加热装置,能利用太阳能对水池中的水进行加热,节能高效。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形支架、控制器、位于框形支架底端的气囊,以及位于框形支架顶部的太阳能加热装置和太阳能供电装置;
所述的太阳能加热装置包括:太阳能加热管、进水管、水泵、出水管及遮阳装置;所述的太阳能加热管为蛇形管;所述的太阳能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及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的进水管与出水管均垂直向下伸入气囊下方;所述的进水管与水泵及电磁阀相连接;
所述的遮阳装置包括:支架、遮阳布、轨道、滑杆、转轴、电机及回弹机构;所述的支架位于太阳能加热管的上方;所述的轨道分别位于支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滑杆位于轨道内活动,所述的回弹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后侧和滑杆相连;所述的转轴位于支架的前侧,并由电机驱动;所述的遮阳布的两端分别与滑杆及转轴相连接;
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与其连接的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控制器、水泵、电磁阀及电机电连;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水泵、电磁阀及电机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太阳能加热管的底部设有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与蓄电器电连,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框形支架的顶端设有环境感受器、底端设有水温感受器,所述的环境感受器和水温感受器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水管的出口设有加压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太阳能加热管从外之内依次包括:吸热层及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热层为蓝钛吸热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温层为聚氨酯层。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一.本实用新型直接漂浮在水上,有效的节约了土地资源,以太阳能为热源,安全无污染,节能环保。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加热装置对水池中的水直接进行加热,有效的提高了水温加热的效率。
三.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供能装置,能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需电设备进行供电;同时,通过加热器的设置,在夜晚或者阴天的时候也能对水池中的水进行加热。
四.本实用新型通过遮阳装置的设置,能在水温较高时,通过遮挡太阳能加热管而停止对水温的加热,避免水温过高,保障鱼苗的健康生长。
五.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境感受器及水温感受器,能有效的监控水温及环境的温度变化,智能调控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启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加热装置和太阳能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遮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智能水产养殖加热装置,包括:框形支架1、控制器、位于框形支架1底端的气囊2,以及位于框形支架1顶部的太阳能加热装置3和太阳能供电装置4;
所述的太阳能加热装置3包括:太阳能加热管5、进水管6、水泵7、出水管8、电磁阀9及遮阳装置10;所述的太阳能加热管5为蛇形管;所述的太阳能加热管5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6及出水管8相连接;所述的进水管6与出水管8均垂直向下伸入气囊2下方;所述的进水管6与水泵7及电磁阀9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6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