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PVC膜生产的开炼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6521.X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7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庆;杨昌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威仕达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56 | 分类号: | B29B7/56;B29B7/60;B29B7/8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pvc 生产 开炼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PVC膜生产的开炼机。
背景技术
开炼机,是开放式炼胶机的简称,塑料工厂用来制备塑炼胶、混炼胶或进行热炼、出型的一种辊筒外露的炼胶机械,开炼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两异向向内旋转的中空辊筒或钻孔辊筒,两辊筒各以不同速度相对回转,生胶或胶料随着辊筒的转动被卷入两辊间隙,受强烈剪切作用而达到塑炼或混炼的目的。
在炼胶过程中通常会往胶料中添加入粉料,如增塑剂、炭黑粉等,用于改善胶料的原本特性,但部分粉末往往会发生飞溅或直接掉落到辊筒的下方,因此,一般会在辊筒的下方设置有接料盘,既用于接住粉末,也能用于承接在炼胶时落下的零碎胶料,保持设备周边干净、整洁。而对于接料盘中的粉末或胶料,要么等停机后搞卫生时当废料进行清扫直接丢弃,但长期下来必定造成极大的浪费,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要么在炼胶时人工不定时把接料盘拆卸出,将接料盘中的粉末或胶料倒回至辊筒中重复利用,但这不仅加大员工的劳动强度,容易产生疲劳,也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PVC膜生产的开炼机,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安全可靠,有利于物料的循环利用,也增加员工舒适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PVC膜生产的开炼机,包括机架和收料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的两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筒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辊筒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的下方设置有输料盘,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料箱,所述输料盘的出料端与所述料箱连接,所述料箱的上方设置有进料筒和出料筒,所述进料筒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出料筒的一端与所述进料筒的上端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盘的下方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与第四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盘的三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盘呈倾斜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输料盘的倾斜角度是30-40度。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上方还设置有抽风口,所述抽风口与一排气管连接,所述排气管与一风机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挂耳。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下方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螺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安全环保:炼胶过程中,洒落到输料盘中的胶料或粉料会途径料箱、进料筒以及出料筒重新落入到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上进行加工,自动化程度高,全程无需人工干扰,既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也提高物料的使用 率,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符合绿色环保理念;(2)舒适度高:在本开炼机的员工操控端设置有抽风口,开启风机后,炼胶过程中产生的难闻气体会从抽风口进入通过排气管排走,极大降低难闻气体进入到人体内部,既提高员工舒适度,维护员工健康,也改善车间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PVC膜生产的开炼机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所述输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收料机构,21-料箱,22-进料筒,23-出料筒,24-螺杆,25-第三电机,3-第一辊筒,4-第二辊筒,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7-输料盘,71-挡板,72-螺栓,8-凸轮,9-第四电机,10-抽风口,11-排气管,12-风机,13-挂耳,14-底板,141-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威仕达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威仕达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65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5-溴甲基-2,3-吡啶二甲酸二甲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啶酰菌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