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先张法马蹄铁、千斤顶一体化持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5881.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4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劲;段木子;郭飞;胡继生;莫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9 | 代理人: | 陈晓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张法 马蹄铁 千斤顶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桥梁预制空心板先张法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先张法马蹄铁、千斤顶一体化持荷装置。
背景技术
先张法预制梁生产线上面,需要对预应力体系进行一个先张拉钢绞线,然后钢绞线持荷的过程,以便完成小箱梁的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以及砼强度增长等工序和工序必须的等待时间,该段时间约4~5天,甚至更长一些。在该段时间内,张拉系统需要维系一个强大的拉力持荷阶段,受力体系及构件需要承受400~800吨的承载力。上述阶段也是施工过程中最危险的。操作人员需要在钢绞线绷紧的状态下,在梁场内进行作业。所以先张法施工需要一个稳妥可靠的持荷技术,确保荷载不减少,系统稳定,安全可靠。行业内对该持荷和放张采取的传统办法有钢筋锚固端的楔块或穿心式砂箱等手段。该现有结构复杂,而且操作不便,荷载分级麻烦,且安全性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且安全持荷的先张法马蹄铁、千斤顶一体化持荷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先张法马蹄铁、千斤顶一体化持荷装置,包括千斤顶和马蹄铁,所述千斤顶固定在千斤顶支架上,千斤顶包括铸铁缸体外壳和千斤顶活塞,千斤顶活塞设置有顶板,所述马蹄铁一端与张拉架后横梁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千斤顶活塞伸出端处的缸体外壳上,所述缸体外壳的另一端与反力架后横梁顶紧,所述千斤顶油泵上油,油压推动千斤顶活塞伸出,活塞推动张拉架后横梁,张拉架整体后移,拉长钢绞线,从而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千斤顶回油时,伸出的活塞外卡入马蹄铁。马蹄铁和千斤顶油缸外壳,张拉架后横梁之间在钢绞线拉力下顶紧保持稳定。在该装置的作用下,即使活塞回缩,张拉架由于千斤顶油缸外壳和马蹄铁的阻挡也无法回缩,从而保持持荷的状态。
所述马蹄铁由若干个不同厚度的马蹄铁组成,所述马蹄铁外径宽度与缸体外壳直径一致,所述马蹄铁的内直径与所述千斤顶活塞直径一致。
所述千斤顶活塞上设置有顶板。
所述马蹄铁上设置有把手。
所述马蹄铁厚度为10cm~1mm。
所述马蹄铁厚度为0.1cm,0.5cm,1cm,2cm,5cm,10cm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组合。
所述千斤顶支架由弧形板与设置于弧形板下端的若干支腿构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一种先张法马蹄铁、千斤顶一体化持荷装置,包括千斤顶和马蹄铁,千斤顶固定在千斤顶支架上,千斤顶包括铸铁缸体外壳和千斤顶活塞,千斤顶活塞设置有顶板,马蹄铁一端与张拉架后横梁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千斤顶活塞伸出端处的缸体外壳上,缸体外壳的另一端与反力架后横梁连接,千斤顶油泵上油,油压推动千斤顶活塞伸出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千斤顶回油时通过马蹄铁和油缸外壳一起持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且安全持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先张法马蹄铁、千斤顶一体化持荷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先张法马蹄铁、千斤顶一体化持荷装置马铁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先张法马蹄铁、千斤顶一体化持荷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先张法马蹄铁、千斤顶一体化持荷装置工作流程图。
其中:1-千斤顶,2-马蹄铁,3-千斤顶支架,4-千斤顶活塞,5-张拉架后横梁,6-反力架后横梁,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5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烧砖的制砖出砖系统
- 下一篇:建筑用干砂搅拌套翅快速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