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4454.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4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甲斐裕一;丸山纯一;猿渡贤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A01D41/12 | 分类号: | A01D4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联合收割机,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就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而言,在机体的左右上部安装有左右转向灯。并且,该联合收割机具有脱粒装置、谷粒箱和谷粒排出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为“排出螺旋器”)。
该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装置具有位于谷粒箱的后方的纵搬运部。并且,就该联合收割机而言,谷粒箱位于脱粒装置的右侧。
在专利文献1中,并未规定左右转向灯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在此,就专利文献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而言,可以想到将左右转向灯安装在机体的后部。
就该结构而言,因左右转向灯的配置不同,可能导致难以从机体后方观察确认左右转向灯。例如,在脱粒装置的后部支承有左转向灯,在谷粒箱的后部支承有右转向灯,就该结构而言,右转向灯可能会被谷粒排出装置的纵搬运部遮挡。此时,难以从机体后方观察确认右转向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08-162337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完成了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能够从机体后方容易地观察确认左右转向灯。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具有:脱粒装置;
谷粒箱,位于所述脱粒装置的右侧;以及
谷粒排出装置,将存储在所述谷粒箱的谷粒排出,
所述谷粒排出装置具有位于所述谷粒箱的后方的纵搬运部,
所述联合收割机还具有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设置在所述纵搬运部的后侧,并支承所述纵搬运部,
在所述脱粒装置的后部支承有左转向灯,
在所述支承框架支承有右转向灯。
根据本实用新型,右转向灯支承在设置于纵搬运部的后侧的支承框架。因此,右转向灯位于纵搬运部的后侧。由此,能够避免右转向灯被纵搬运部遮挡的问题。因此,能够从机体后方容易地观察确认右转向灯。
此外,左转向灯支承在脱粒装置的后部,纵搬运部位于谷粒箱的后方。因此,能够避免左转向灯被纵搬运部遮挡的问题。由此,能够从机体后方容易地观察确认左转向灯。
也就是说,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从机体后方容易地观察确认左右转向灯。
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为了支承左右转向灯而设置其他部件。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增加。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
所述右转向灯支承在所述支承框架的上侧部分。
当右转向灯支承在支承框架的下侧部分时,右转向灯的位置较低。因此,右转向灯容易被后续车辆等遮挡。
在此,根据上述结构,右转向灯的位置较高。由此,与右转向灯支承在支承框架的下侧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避免右转向灯被后续车辆等遮挡的问题。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
所述右转向灯支承在所述支承框架的上端部。
根据该结构,与右转向灯支承在支承框架的除上端部以外的部位的情况相比,右转向灯的位置更高。因此,与右转向灯支承在支承框架的除上端部以外的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避免右转向灯被后续车辆等遮挡的问题。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
在所述支承框架的上侧部分支承有向机体横外侧延伸的托架,
所述右转向灯以位于所述支承框架的机体横外侧的状态支承在所述托架。
根据该结构,通过改变托架的形状或右转向灯相对于托架的安装位置,能够容易地变更右转向灯的位置。
并且,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右转向灯配置成靠近机体右端的状态。由此,与右转向灯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机体中央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避免右转向灯被后续车辆等遮挡的问题。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
在所述支承框架的上端部支承有向机体横外侧延伸的托架,
所述右转向灯以位于所述支承框架的机体横外侧的状态支承在所述托架。
根据该结构,通过改变托架的形状或右转向灯相对于托架的安装位置,能够容易地变更右转向灯的位置。
并且,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右转向灯配置成靠近机体右端的状态。由此,与右转向灯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机体中央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避免右转向灯被后续车辆等遮挡的问题。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
在所述支承框架支承有反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44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