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膀胱微创造瘘手术小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3241.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0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何雄文;何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雄文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0 | 代理人: | 李荷香 |
地址: | 450006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膀胱 创造 手术 小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在膀胱造瘘手术中使用的膀胱微创造瘘手术小刀。
背景技术
急性尿潴留是临床常见的泌尿外科急诊,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神经元性膀胱及前尿道损伤等。急性尿潴留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以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膀胱造瘘术为治疗神经性膀胱、下尿路梗阻等引发的急性尿潴留的常用方法。传统耻骨上膀胱造瘘器套管是整体结构,套在导尿管外,造瘘后,一端插入膀胱内,另一端在腹壁外,但导尿管的另一端双腔气囊直径比套管大,因此套管就无法拿出,一直带在病人身上,使病人行走不便,又增加了病人的费用,而且手术创伤大,术中、术后出血较多,容易损伤腹腔脏器及腹膜,术后恢复较慢,切口及膀胱容易感染,术后疼痛等痛苦较大。
目前也存在可取出的膀胱造瘘器套管设计,如专利号:00234655.9,专利名称:膀胱造瘘器。其结构设计如下:膀胱造瘘器由套管套在带有手柄的针芯外所构成,其套管由上套盖和下套盖连接成整体所组成,膀胱造瘘后将针芯从膀胱中拉出,从套管中置入双腔气囊导尿管,然后再将外套的套管一半、一半从膀胱中拉出。该实用新型结构设计虽然能够将套管取出,但是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制造复杂,上套盖的两边缘须设置燕尾槽,下套盖的两边缘须设置燕尾楔。二是套管取出流程复杂,可能造成副损伤。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使用范围广的膀胱微创造瘘手术小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一端设有三棱型尖端而另一端设有操作柄的三棱锥小刀、套装在三棱锥小刀外面的可撕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撕管套沿其轴向在管体上设有依次紧密排列的可撕开压痕,在可撕管套尾部设有撕开拉手。
所述可撕开压痕是指可撕管套沿其轴向在管体上依次紧密排列的穿透管体的圆形针孔。
或者述可撕开压痕是指可撕管套沿其轴向在管体上依次紧密排列的穿透管体的直线形针孔。
或者所述可撕开压痕是指可撕管套沿其轴向在管体上依次紧密排列的不穿透管体的圆形针孔。
或者所述可撕开压痕是指可撕管套沿其轴向在管体上依次紧密排列的不穿透管体的直线形针孔。
所述三棱锥小刀与可撕管套紧密配合。
所述操作柄为圆弧形或者圆形操作柄。
可撕开压痕在可撕管套沿其轴向在其管体上依次紧密排列并且只设有一排。
或者可撕开压痕在可撕管套沿其轴向在其管体上依次紧密排列并设有前后对称的两排。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有效避免副损伤,制造成本低,使用广泛的优点。所述三棱锥小刀尾部设有圆弧部,便于医护人员手拿和用力旋转。所述可撕管套尾部设有撕开拉手,所述可撕管套的管体沿其轴向设有一排依次紧密排列的针孔,便于将该可撕管套撕裂,便于可撕管套退出,双腔(或三腔)导尿管留置于膀胱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棱锥小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5的可撕管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5的三棱锥小刀与可撕管套结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的可撕管套径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实施例4的可撕管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实施例4的可撕管套径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可撕管套径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实施例4的三棱锥小刀与可撕管套结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1、三棱锥小刀,2、操作柄,3、可撕管套,4、撕开拉手,5、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一种膀胱微创造瘘手术小刀,包括一端设有三棱型尖端而另一端设有操作柄2的三棱锥小刀1、套装在三棱锥小刀1外面的可撕管套3,所述可撕管套沿其轴向在管体上设有依次紧密排列的可撕开压痕5,在可撕管套3尾部设有撕开拉手4。撕开压痕5是指可撕管套沿其轴向在管体上依次紧密排列的穿透管体的圆形针孔。所述三棱锥小刀1与可撕管套3紧密配合。所述操作柄2为圆弧形或者圆形操作柄。圆形针孔在可撕管套沿其轴向在其管体上依次紧密排列并设有一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雄文,未经何雄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3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穿刺引流器
- 下一篇:一种腹腔镜用可视穿刺套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