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2508.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5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武;陆庆华;樊绿松;朱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润源环境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生物沉淀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对再次使用的水体进行的净化过程。污水处理分为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等。
现如今,使用最多的处理方式是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23155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包括污水处理沉淀池主体,沉淀池底部为漏斗状泥池,沉淀主体下部设有格栅,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实现较大固体颗粒的沉淀与分离,提高了出水质量,且维护清洁方便。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沉淀池中的格栅通常设置在生物沉淀池的进水口附近,用以截留较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较大块的固体污染物堵塞在格栅上,导致格栅的过滤作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保持格栅良好的阻挡作用的生物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物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池体内设有对进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有效阻挡的格栅,所述池体上转动设有通过翻折能够与格栅相对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上在相对格栅网孔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对悬浮杂质进行搅拌以粉碎悬浮杂质通过格栅网孔的搅拌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栅使用一段时间后,较大悬浮杂质会堵塞在格栅网孔上,导致格栅的过滤作用失效,本申请的生物沉淀池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将翻转板转动至格栅的上方,由于搅拌桨是与格栅网孔相对设置的,搅拌桨能够将较大悬浮杂质进行粉碎,进而使较大悬浮杂质通过格栅网孔,以解决格栅堵塞问题,从而提高生物沉淀池的综合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板在背离格栅网孔的表面上设有用于控制搅拌桨进行旋转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机控制搅拌桨进行旋转,使搅拌过程更加自动化、快捷化,综合提升本申请的生物沉淀池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的两端向上延伸设有连接板,所述翻转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侧壁上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是从池体的两端延伸设置的,连接板是高于池体的上表面,当翻转板沿池体的长度进行翻转时,不会受到池体的侧壁的阻挡,有助于增强翻转板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板的内部设有减重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腔有助于减小翻转板的质量,使翻转板的重量较轻,方便操作人员对翻转板进行翻转,提高翻转过程的快捷性、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桨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设有旋转叶片,所述电机连接在搅拌杆的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过程中,电机驱动搅拌杆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旋转叶片进行旋转,搅拌叶片将较大悬浮杂质进行搅拌并搅碎,有助于增强搅拌桨的搅拌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内在格栅的竖直下方设有用于净化水体的凹凸棒复合滤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凸棒复合滤料层是由天然凹凸棒土作为主要原料制成,所形成的凹凸棒复合滤料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针对污染严重的水源,能够有效去除水源内的CODMn含量以及氨氮含量,以保证安全的出水水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能够有效防止凹凸棒复合滤料层发生堵塞的反冲洗进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净化处理过程中,生物曝气池内的凹凸棒复合滤料层中的滤料截留杂质太多,压差太大,利用反冲洗进水管进行反洗,除去老化的微生物和杂质,进而恢复过滤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池体的格栅上方设置翻转板,翻转板上设置能够与格栅网孔相对的搅拌桨,搅拌桨具有优异的搅拌作用,能够将堵塞在格栅网孔上的较大悬浮杂质进行搅碎,从而疏通格栅网孔,有助于提高本申请的生物过滤池的过滤作用;
2、同时,翻转板的内部设置减重腔,大大减轻了翻转板的重量,从而有助于操作人员对翻转板的操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润源环境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金润源环境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25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卡流量应用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下一篇:生物圆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