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球脱模后抛光和挑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2239.4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0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陶信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龙晟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7/00 | 分类号: | B07C7/00;B24B29/04;B24B5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侯晔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模 抛光 挑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磨钢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球脱模后抛光和挑选系统。
背景技术
钢球是钢球、钢段及异形研磨体的泛称。从外形来分,可分为正圆形球、胶囊球、椭圆球、阴阳球、空心球、多面球、多缺球等。钢球生产方式一般有锻造、轧制、半固态成型及铸造四大类。
钢球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对其进行打磨抛光,以达到钢球的最佳使用效果。规格较大的钢球一般使用砂轮打磨抛光,而规格较小的钢球一般使用掼桶打磨抛光,所谓掼桶是一种内腔设置有打磨层的圆筒形打磨箱,打磨箱转动时,让钢球在其内壁滚动,并与内壁摩擦达到打磨效果。但普通的打磨箱内壁是单纯的圆弧面,打磨面积小,打磨效率低。
由于钢球的分离、抛光过程中都没有进行次品挑选的步骤,打磨抛光出来的钢球会存在夹砂、夹渣、孔洞、错模等缺陷的次品存在,因此次品如何挑选也是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技术问题,而钢球的密度较大,批量生产时,人工挑选和检验费时费力,而且检验时需要来回翻转整个球体,生产效率不高。现有的挑选平台是整体式结构,比较笨重,灵活性和机动性较差。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681009.X,公开日2013.7.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钢球外观质量检验桌,包括桌子,桌子的边缘上方设有上围板、下围板和两边的侧围板,桌面和上围板、下围板和两边的侧围板构成盛装钢球的容器,桌面倾斜,相邻桌面的高处,设有一块用于输出钢球的低洼斜面,该斜面的最低位置为出口,还包括用于将底部钢球沿倾斜的桌面输送到出口的平口铲。还包括隔条,该隔条设置在倾斜的桌面上,将容器隔成存储区与检验区、低洼斜面,存储区与检验区之间靠近下围板设有用于通过钢球的通道。检验区的倾斜桌面为毛玻璃,该毛玻璃下安装有照明灯。检验区上方设有照明射灯。隔条平行于桌子侧围板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大于平口铲的宽度。该实用新型倾斜桌面为毛玻璃,由于钢球密度较大,容易打破毛玻璃而造成该装置使用寿命不长。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钢球抛光效率差、噪音大,抛光后检验过程中,人工挑选和检验费时费力以及现有挑选平台过于笨重而机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球脱模后抛光和挑选系统。它通过将分体式的周转和挑选机构组合以提高机动性,并充分利用钢球自重引起钢球滚动,达到让检验人员全方位观察钢球进行外观挑选的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球脱模后抛光和挑选系统,按工序依次包括抛光机构、钢球周转机构和挑选机构,所述钢球周转机构和挑选机构为在车间内行车下任意地点,随机组合的两部分,相当于将原来的整体式结构的挑选平台进行了分拆,并充分利用了周转机构的机动性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所述钢球周转机构的出料口正对挑选机构中挑选台的始端,以实现钢球在挑选台上的全方位挑选式质检;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箱体和支座,所述抛光箱体通过轴承固定于支座上,并通过电机和皮带传动带动抛光箱体在支座上转动;抛光箱体上方开有进出料口;支座的底端固定于底盘上,抛光箱体为钢球的互相自打磨提供冲击力,互相打磨抛光,充分利用了钢球自身圆形和重量的属性,全方位打磨抛光,抛光效率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抛光机构设置于抛光室内,将噪音隔离,尽量减少钢球打磨产生的噪音污染;所述抛光室内壁全壁贴附除噪层,进一步提高隔音降噪的效果;所述挑选台为下倾的斜台状、翘边式结构,充分利用钢球自重实现自由翻滚,无需手动式翻滚;翘边式结构能防止钢球滚落平台,挑选台末端连接收集箱,挑选台两旁放置次品回收箱,以便于及时收集正品和次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钢球周转机构包括周转箱支架以及和周转箱支架上部固定连接的周转箱,周转箱底部开有出料口;挑选台的始端设置暂存箱,暂存箱侧底部开有钢球出口,暂存箱顶部开口和周转箱底部的出料口相通,通过暂存箱的二次周转,避免过多钢球落于挑选台而来不及挑选;所述皮带的周围固定有带传动护罩,起到防护作用,并避免人身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龙晟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龙晟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22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