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护目笔记本电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2132.X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沈浩;吴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笔记本电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多功能护目笔记本电脑架。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笔记本电脑的体积、重量等也不断减小,由于其轻便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笔记本电脑办公。但由于笔记本的紧凑结构,数量众多的各种电子元件都放置在较小的空间内,各种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难以及时消散,笔记本电脑长期在高温下工作对笔记本电脑的危害极大;而且由于长时间使用者与笔记本电脑屏幕之间距离过近,对眼睛同样具有极大的危害,导致近视等一系列眼睛疾病问题。
虽然目前市场上出现种类繁多的散热器对笔记本电脑进行辅助散热,但现有的散热器基本上采用有扇叶的风扇,具有容易积灰、噪声较大,功能单一等缺点,而且对于具有护目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支架更是没有。因此需要一种既能达到散热,又能达到护目功能的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架解决上述两个在笔记本电脑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笔记本电脑散热效率、能够自主调节屏幕与使用者距离、结构简单的多功能护目笔记本电脑架。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功能护目笔记本电脑架,包括散热底座、可移动支撑面板、测距及提醒模块三个部分。
散热底座包括微控制器、温度采集模块、降温模块、USB供电模块、USB接口扩展模块;
微控制器安装于散热底座内部,用于处理温度采集模块和距离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数据和距离数据,控制降温模块以及LED灯;
温度采集模块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散热底座上表面左右两侧,用于采集笔记本电脑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送至微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DA-01-TP1贴片式温度传感器。
降温模块为两个风力可调节的无叶风扇,并列安装于散热底座左右两侧,可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自主调节风力大小;
USB供电模块通过具有USB接口的供电电线与笔记本电脑的USB接口相连,为整个系统供电,并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USB接口扩展模块安装于散热底座右侧,用于弥补笔记本电脑自带USB接口数量不足的缺点,外部设备可通过USB接口扩展模块与笔记本电脑进行数据交换;
可移动支撑面板包括支撑面板、距离调节模块、辅助控制器;
支撑面板用于承载笔记本电脑,表面有防滑层,防止笔记本电脑滑落;
距离调节模块包括两个导轨以及两个电机,上下端分别与散热底座和支撑面板相固定,在辅助控制器的控制下,电机转动带动支撑面板在导轨上前后调节笔记本电脑屏幕与使用者距离;
测距及提醒模块通过可伸缩杆与可移动支撑面板相连接,并且可转动一定角度,可固定于笔记本电脑屏幕上部中间位置,由距离传感器和LED灯组成;
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笔记本电脑屏幕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所采集的距离参数传送至微控制器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距离传感器为GP2Y0A21YK0F红外距离传感器;
LED灯用于对使用者长时间使用电脑以及当可移动支撑面板超出距离调节范围时进行提醒。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护目笔记本电脑架,包括散热底座、可移动支撑面板、测距及提醒模块三个部分。散热底座的降温模块可根据笔记本电脑温度高低自主调节风力大小,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浪费;能够自主调节笔记本电脑屏幕与使用者的距离;若移动距离超出所设定范围或使用电脑时间过长,LED提示灯闪烁进行提醒。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既能够有效提高笔记本电脑散热效率,还能够降低长时间使用电脑对眼睛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护目笔记本电脑架实施例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多功能护目笔记本电脑架,包括散热底座、可移动支撑面板、测距及提醒模块102三个部分;其中:
散热底座包括微控制器101、温度采集模块103、降温模块104、USB供电模块105、USB接口扩展模块106;
微控制器101用于接收由温度采集模块103和测距及提醒模块102所采集的温度和距离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判断,控制降温模块104的两个无叶风扇风力大小以及测距及提醒模块102中LED灯的亮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2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湿免疫用热疗装置
- 下一篇:超声介入用无菌探头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