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纹玻壳X射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1867.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7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奇志;卓琳;任翔;沙京田;曹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16 | 分类号: | H01J3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 射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X射线管,具体涉及一种波纹玻壳X射线管。
背景技术
现有X射线管的外壳结构一般选用表面平整的玻璃材料,一般来说,X射线管耐受高电压的能力与玻璃外壳(玻壳)沿面长度和玻壳直径密切相关,玻壳沿面长度越长,其电位梯度越小。采用表面平整的玻璃材料作为外壳结构,在针对特殊需求超高电压X射线管时,需采用大尺寸玻璃外壳才能提高其高压绝缘水平,势必增大X射线管的整体尺寸,使得射线管的机械性能降低,降低了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波纹玻壳X射线管,X射线管的外壳结构采用玻壳(真空密封玻璃外壳),并且加工成波纹形状,在相同的玻壳沿面长度下,波纹玻壳结构比平整的玻壳结构尺寸要小得多,则在相同电位梯度前提下,采用波纹玻壳结构能有效缩短整管尺寸,从而能够在提高玻壳的耐压水平下保持较小的整管尺寸,且玻璃外壳具有质量轻便、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波纹玻壳X射线管,包括玻璃外壳、阴极组件和阳极组件,所述玻璃外壳的外表面设有波纹形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外壳的两端为平滑圆柱结构,并分别与所述阳极组件和阴极组件封接。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外壳的厚度为1.0~3.0mm。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外壳上与射线出射方向的正对位置采用平滑过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波纹状玻壳,在一定整管尺寸下有更大的玻壳沿面长度,更小的玻壳沿面电位梯度,能在更小整管尺寸下增大玻壳累积电荷的爬电难度,提高整管的耐压水平,适应超高压的要求,从而成为超高压X射线管。
2、所述波纹玻壳X射线管是应用于线扫描X射线检查设备,线扫描设备要求射线是扇形分布。X射线固有滤过与玻壳厚度密切相关,若有效射线辐射位置玻壳为波纹状,会因射线穿过玻璃厚度不同,影响X射线的固有滤过。通过在射线出射方向正对的位置采用平滑过渡结构,就能保证射线固有滤过一致,满足X射线能谱均匀分布要求。
3、相比传统玻璃外壳X射线管,采用波纹玻壳的X射线管能极大缩短整管尺寸,为高电压射线源小型化创造条件。
4、在满足耐压水平前提下,与常规高压X射线管相比,玻壳长度缩短,整管体积缩小,实现了紧凑型结构设计,有效改善管型的抗冲击能力。
5、两端为平滑圆柱结构设计,使其与阴、阳极组件的封接工艺与常规管一致,具有通用性和易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所示为250kV超高压的波纹玻壳X射线管。包括玻璃外壳101、阴极组件103和阳极组件102,所述玻璃外壳101的外表面设有波纹形状结构1011。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外壳101的两端1012设有平滑圆柱结构,并分别与所述阳极组件102和阴极组件103封接。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外壳101的厚度为1.0~3.0mm。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外壳101上与射线出射点104正对的位置采用平滑过渡结构105。
阴阳极间加电250kV高压,射线管工作束流为1mA。测试结果表明:在此参数条件下能够连续稳定工作,满足实时扫描工作方式对器件微放电的严苛要求。
实施例2
图2所示为320kV超高压的波纹玻壳X射线管。包括玻璃外壳201、阴极组件203和阳极组件202,所述玻璃外壳201的外表面设有波纹形状结构2011。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外壳201的两端设有平滑圆柱结构2012,并分别与所述阳极组件202和阴极组件203封接。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外壳201的厚度为1.0~3.0mm。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外壳201上与射线出射点204正对的位置采用平滑过渡结构205。
阴阳极间加电320kV高压,射线管工作束流1mA。测试结果表明:在此参数条件下能够连续稳定工作,满足实时扫描工作方式对器件微放电的严苛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18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