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1615.8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4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韩春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春栋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C02F9/04;E02F5/28;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河道 治理 船体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河水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特别是河道里存在的大量固体垃圾、白色垃圾等,河水里存在的固体性颗粒和大颗粒有机污染物团块,河底的淤泥中含有的氮氧化合物、溶解氧、COD、BOD等,对河道内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在现有技术中,对河道污染物清理主要采取如下方式:
一是采用人工收集的方式,通过人工划船或者在河岸采用打捞设备对河内可以肉眼看到的固体垃圾、白色垃圾、水草等进行清理,这种方式处理河道污染水平最低,仅仅是将大型的固体垃圾清除,并不能彻底改善河水水质,另外这种方式耗费人力较多,执行效率低;
二是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对河底进行清理,主要是通过分段截流的方式,一段一段的抽干河水,清理剩余的垃圾、水草、淤泥等,然后再对河底进行重新铺设,这种方式对河道的污染物清理效果比较彻底,但是成本极高,耗时较长,不便于日常的污染物处理;
三是人工投放消毒药物方式,这种方式是采用人工划船或者从岸边投放消毒药品,对河水内的污染物进行消毒处理,这种方式对河道内污染物的处理水平较低,不能对河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必须与别的方式配合才能实现清理河内垃圾的目的,而且,这种方式耗费人力较大,每次投药以后,管控时间较短。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所述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包括:
船体机器人主体、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控制中心;
所述船体机器人主体为所述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的功能实现提供电能支持、架构支持和动力支持;
所述垃圾清理单元位于船体机器人主体的底部,并置于河道中,通过垃圾清理单元将河道表面及底部的固体垃圾、白色垃圾、水草清理干净,所述垃圾清理单元通过船体机器人主体提供动力,并受船体机器人主体的运动轨迹而清理河道中的垃圾;
所述曝气增氧单元位于船体机器人主体的中间部位,用于为河道进行复氧;
所述随机检测单元通过检测设备检测河水中的污染物类别及污染物含量,并将污染物参数发送至控制中心;
所述智能投药单元根据控制中心指令,开启相应药剂单元的阀门,将相应药剂投入河水中,实现对河水污染物的处理;
所述自动过滤单元由船体机器人主体提供动力,用于将河水中的固体性颗粒和大颗粒有机污染物团块进行过滤和吸附;
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无线方式与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连接,通过接收随机检测单元发送的污染物数据,控制中心向曝气增氧单元、自动过滤单元发送指令,控制曝气增氧单元、自动过滤单元的开启关闭,向智能投药单元发送开启相应药剂单元阀门的指令,使对应药剂单元的药物喷洒到河道中,实现对污染物的处理。
在基于上述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船体机器人主体包括:浮体、浮体间距伸缩架、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螺旋桨、蓄电池、行进马达、雷达探测器、碰撞力传感系统;
所述浮体为两个大小一致的圆柱形橡胶气囊,所述浮体与所述浮体间距伸缩架连接,通过浮体间距伸缩架控制两个气囊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河道,所述浮体间距伸缩架为钢结构长方体支架,通过螺栓调整伸缩杆的宽度;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所述浮体间距伸缩架的顶端,与所述蓄电池连接,通过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太阳光能转化成电能,并将电能传输至蓄电池;
所述风力发电螺旋桨固定于浮体间距伸缩架的侧面,与所述蓄电池连接,通过风力作用带动螺旋桨转动发电,并将电能传输至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固定于浮体间距伸缩架的上部,与行进马达、雷达探测器、碰撞力传感系统、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连接,用于存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螺旋桨产生的电能,并为行进马达、雷达探测器、碰撞力传感系统、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供电;
所述行进马达位于浮体间距伸缩架的底部,其推动叶片位于河水中,通过蓄电池的供电驱动行进马达工作,从而推动整个机器人系统行进;
所述雷达探测器与所述控制中心无线连接,用于识别控制中心设定的工作区域和工作目标,并将探测信息实时发送至控制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春栋,未经韩春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1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的自动投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舶气囊式快速堵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