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电动平衡扭扭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1162.9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1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建中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电动 平衡 扭扭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特别是一种改良的电动平衡扭扭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代步工具,因其时尚、轻便,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热捧。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996649公开的一种电动平衡扭扭车,其包括顶盖、内盖、底盖、轮毂电机、转动机构、平衡机构;顶盖、内盖、底盖均包括两个成对称布置且可相互转动的部件,内盖处于顶盖及底盖之间并与这两者配合在一起;内盖的中间横向位置固定有转动机构;内盖的左右两侧边缘位置固定有纵向设置的轮毂电机;平衡机构固定在底盖上并与电机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轴承、一个轴套、两个卡簧;两个轴承分别固定在内盖的两个相同部件的内端,轴套固定在两个轴承内并通过卡簧固定在内盖上。该电动平衡扭扭车虽然解决了让使用者仅仅通过利用脚部即可对平衡车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但在结构设计上还存在着如下不足:
1)该平衡车为了能够布置轮毂电机、转动机构和平衡机构等,设计了由顶盖、内盖和底盖组成的较为复杂的车壳体结构,不仅给产品的组装和拆卸维修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也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各盖体均采用普通塑料制作而成,因此产品的强度也得不到保证,不能或难以承受肥胖者及体积较重者的踩踏使用。
2)该平衡车中的转动机构过于灵活,导致车体的平稳性不高,用户容易出现摔跤等不安全现象,增加了初学者的难度。
3)由于限位机构是通过其中一个内盖端头上的细长状限位轴与另一个内盖端头上的弧形限位孔进行配合的,因此不够牢固,使用时间长后,限位轴容易折断,可靠性较差。
4)该平衡车的红外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内盖上,使用时是依靠人体站在踏板上时的重力来控制传感器的导通与截止,进而控制平衡机构的启动与关闭,由于不同使用人群的重量存在差异,因而导致其控制精度和准确性均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拆装方便、生产效率高、平衡性好、可靠性高和使用安全的改良式电动平衡扭扭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改良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包括车体、车轮、驱动电机、转动机构和平衡机构,所述车体包括盖合固定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为强度较高的承载结构件,所述车轮、驱动电机、转动机构和平衡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下盖为强度低于或不高于所述上盖的非承载或非主要承载结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为金属结构件或增强塑料结构件,所述下盖为塑料结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包括对称布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左上盖和右上盖,所述转动机构横向跨设在所述左上盖和右上盖朝内的部分,所述车轮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左上盖和右上盖朝外的部分,所述平衡机构设置在所述左上盖和右上盖的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一个空心轴、一个轴套和两个卡簧,所述空心轴一端通过卡簧固定在所述左、右上盖其中一个上盖朝内的部分,所述空心轴另一端通过卡簧和轴套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左、右上盖其中另一个上盖朝内的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左上盖朝内的部分设置有周向分布的第一凸齿和第一齿槽,所述右上盖朝内的部分设置有周向分布的第二凸齿和第二齿槽,所述第一凸齿伸入第二齿槽内并与之滑动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凸齿伸入第一齿槽内同样与之滑动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为与车轮一体的轮毂电机,其通过连接轴安装设置在所述上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包括对称布置且分别与所述左上盖和右上盖盖合固定在一起的左下盖和右下盖。
进一步的,所述左上盖和右上盖朝外的部分均具有一个弧形凸起,所述左上盖和右上盖朝内的部分顶面均设有一个小凸块,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平衡机构开启或关闭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弧形凸起和小凸块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发射器部分和接收器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左上盖和右上盖朝内的部分之间设置有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建中,未经董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1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具用平衡轮机构
- 下一篇:一种VXLAN隧道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