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力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0994.9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8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梅;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王张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2 | 代理人: | 张芹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力试验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很多产品都要求在材料拉力试验机上做破断拉伸试验,传统的拉力试验机普遍是立式结构,主要由机架、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的下夹具、移动设置于机架上的上夹具和加载机构组成,加载机构驱动上夹具向上移动实现拉力测试。对于大直径的钢丝绳或其他试验拉力较大的产品,目前没有专门的试验机,而利用传统的拉力试验机,其结构强度无法满足试验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稳定性较大的力试验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力试验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力试验机,包括:
机架,包括底座和二侧支架,二侧支架分别设置于底座长度方向的两侧;
油缸安装架,包括承载安装架和拉向安装架,拉向安装架设置于承载安装架的左侧,承载安装架包括承载框架和活动承载梁,承载框架设置于底座上,活动承载梁设置于承载框架上;拉向安装架包括固定梁、拉梁、第一顶梁、第二顶梁和二连接杆,拉梁和第二顶梁相互平行,拉梁设置于第二顶梁的右侧且二者之间连接有二连接杆形成一活动安装架,活动安装架移动设置于底座上,第一顶梁移动设置于二侧支架上且与二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固定梁固定设置于二侧支架上且位于拉梁和第一顶梁之间;
载荷校验机构,包括第一载荷传感器和第二载荷传感器,第一载荷传感器设置于第一顶梁的右端,第二载荷传感器设置于第二顶梁的右端;
加载油缸,包括第一加载油缸和第二加载油缸,第一加载油缸设置于固定梁上且其输出端与第一载荷传感器连接,第二加载油缸设置于底座上且其输出端与第二载荷传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第一加载油缸加载时,第一顶梁与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一加载油缸带动第一顶梁向左移动,第一顶梁带动拉梁向左移动进行试验;第二加载油缸加载时,第一顶梁与二连接杆脱开,第二加载油缸带动第二顶梁向左移动,第二顶梁带动拉梁向左移动进行试验;第一加载油缸和第二加载油缸单独工作互不干扰,可以实现不同量程的试验,而且结构稳定性较大,从而保证试验的精度。
其中,上述的第一加载油缸为2000t油缸,第二加载油缸为600t油缸。
另外,活动承载梁可拆卸式设置于承载框架上,可根据所测试的产品尺寸调整活动承载梁的位置,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产品的测试,更加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导轨,拉梁和第二顶梁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滚轮移动设置于导轨上,二连接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安装口,第一顶梁通过连接销设置于连接杆的安装口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顶梁和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可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试验。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滚轮和导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阻尼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阻尼层,降低试验时的噪音。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风冷装置,包括风扇和风扇罩,风扇设置于侧支架上且位于风扇罩内。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风冷装置,试验时降温,避免加载油缸长期运行时过热降低产品寿命。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底座上还设置有多个消音腔,包括对称设置的二个传导腔室以及与二个传导腔室连接的对撞腔室,传导腔室和对撞腔室的内壁上沿声音的传导方向交错设置有多个吸音板。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消音腔,试验时产生的噪音由传导腔室进入对撞腔室,对撞后相抵消,从而降低噪音;同时,吸音板进一步吸收产生的噪音。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加强固定块,加强固定块分别连接于拉梁和连接杆之间、以及第二顶梁和连接杆之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加强固定块,提高活动安装架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一载荷传感器包括第一载荷安装箱、第一载荷传感器本体和第一弹性连接件,第一载荷安装箱设置于第一顶梁的右端,第一载荷传感器本体设置于第一载荷安装箱内,第一弹性连接件设置于第一载荷传感器本体的表面上;第二载荷传感器包括第二载荷安装箱、第二载荷传感器本体和第二弹性连接件,第二载荷安装箱设置于第二顶梁的右端,第二载荷传感器本体设置于第二载荷安装箱内,第二弹性连接件设置于第二载荷传感器本体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王张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王张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09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