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苗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9985.8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1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琴玲;徐颖欢;张紫璟;周瑞;龙星雨;胡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苗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种苗培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扦插是植物快速繁殖、规模化生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育苗盘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育苗质量。育苗盘,是工厂化种苗生产工艺中的一种重要器具,不论是花卉还是蔬菜,育苗盘育苗是现代园艺最根本的一项变革,为快捷和大批量生产提供了保证。
常规的育苗盘为一体式穴盘结构,盘座上设有多个凹陷的育苗槽,播种时,先往各育苗槽中填充土壤,然后在填充好的土壤中点播种子,经过培育,种子萌芽生根。种苗生长到一段阶段后需要将其移植到空间更宽敞的培养容器中或移栽到土地上。然而,现有的育苗盘采用了一体式结构,移栽的时候需要拔出土壤中的小苗,小苗根部周围的土壤因此会有散落,小苗根部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影响小苗移栽的成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育苗盘移植起土不方便、容易损伤种苗根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苗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苗培养装置,包括定位器和平行放置在定位器上的土培条;上述定位器包括底盘、和平行设置在底盘顶面的定位板,相邻定位板相对的侧面与底盘顶面围成定位槽;上述土培条嵌入上述定位槽中;上述土培条包括水平的条状板和竖直固定在条状板上的隔土板,相邻隔土板之间保持间距形成凹槽;上述隔土板与上述定位板垂直;上述条状板、上述隔土板的宽度与上述定位槽的宽度相等,上述条状板的长度小于等于上述定位槽的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土培条两端的隔土板上设有吊耳;上述吊耳固定在上述隔土板的外侧面上,并向上述定位槽外侧延伸。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定位槽两端设有挡板,上述挡板位于上述吊耳下方;上述土培条两端的隔土板分别顶靠在两端挡板的内侧面上;上述挡板底端与上述底盘通过转轴旋转连接,上述挡板与其两侧的定位板通过插销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隔土板为至少3个,分为设置在上述土培条两端的端板、以及位于两端上述端板之间的中隔板;上述端板顶端与上述吊耳通过转轴旋转连接,上述端板底端与上述条状板通过转轴旋转连接;上述中隔板沿纵向分为紧密贴合的左板和右板,上述左板顶端与上述右板顶端通过转轴旋转连接;上述条状板沿上述左板和上述右板的贴合面隔断,上述左板的底端与其下方的条状板通过转轴旋转连接,上述右板的底端与其下方的条状板通过转轴旋转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底盘与上述定位板交接处设有滑轨,上述条状板底面两侧设有与上述滑轨适配的滑轮。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底盘上开有第一透水孔,上述条状板上开有第二透水孔;上述第一透水孔与上述第二透水孔沿竖直方向上下对应。
定位器用于放置土培条,当土培条沿纵向嵌入定位器的定位槽中时,定位器上的定位板与土培条上的隔土板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方格,用于填充培育种苗的土壤,种苗在各个方格中培育生长,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影响。
当种苗培育到一定阶段需要起土移植时,将土培条从定位器上取出,此时,生长有种苗的方块形土壤露出脱离了定位板的两个侧面,操作人员则可以从露出的两个侧面将方块形土壤连通种苗一起从土培条上移出,从而移植到新的种植空间。在整个起土的过程中,完全不需要采用挤压、撬动等破坏性动作,因而很好地保持了土壤的完整性,使种苗根部得到安全有效的保护。
土培条两端的隔土板上设有吊耳,可以使操作者更加方便地将土培条从定位器上抬举起来或拉动出来,具备更好的操作性。
定位槽两端的挡板用于将土培条更稳固地放置在定位器上,防止在种苗培育过程中土培条从定位器上滑落。另外,由于土培条的纵向长度等于定位槽的纵向长度,土培条两端的隔土板分别顶靠在两端挡板的内侧面上,因而挡板也对土培条起到了定位的作用,方便将土培条底部的第二透水孔与定位器底部的第一透水孔对准。第一透水孔和第二透水孔用于排放种苗土壤中的多余水分,防止过涝烂根。
挡板底端与底盘通过转轴旋转连接,挡板与其两侧的定位板通过插销连接。通过转动挡板、开关插销,可以将挡板开放或关闭,挡板开放时方便将土培条从定位器中取出,挡板关闭时方便将土培条稳固地锁闭在定位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99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育秧摆盘覆土机衔接秧盘纵向间距锁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垂直绿化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