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背板及行李箱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9749.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5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朝;侯雪松;史鑫;周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B60R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排 座椅 背板 行李箱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部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背板及行李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汽车的后排座椅都具有靠背放平的功能,从而达到扩展行李箱大小的目的。后排座椅靠背在放倒前与放倒后与车身行李箱之间的搭接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搭接方式虽然满足基本的搭接目的,但靠背放平后与行李箱地板不平或存在高度差,外观效果较差。有的搭接方式虽然同时能满足良好的外观和平整度要求,但是成本较高,无法应用在低成本的车型上。
例如,应用在丰田汉兰达七座车型上的一种后排座椅背板,其采用注塑背板加粘贴无纺布毛毡的形式,不但成本较高且重量较重,而且由于受到注塑工艺的影响,注塑板不能做的太厚,故而背板的承载能力也受限;该结构适用于后排座椅靠背放平后与后部车身行李箱地板高度差不大,需要有结构将座椅靠背与车身连接起来的情况下。该结构能达到较好的外观要求,成本却不高。适合用到成本压力较大且外观要求较高的车型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背板及行李箱连接结构,本连接结构提高了后排座椅背板与行李箱连接处的承载能力,同时提供了更好的平整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后排座椅背板及行李箱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底座、靠背骨架、坐垫骨架和行李箱,靠背骨架上方固定连接有坐垫本体,靠背骨架前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本体,靠背骨架和固定底座铰接连接,坐垫骨架与靠背骨架铰接连接,坐垫骨架与固定底座之间设有活动支撑杆,活动支撑杆上端与坐垫骨架铰接连接,活动支撑杆下端与固定底座铰接连接,靠背后侧固定连接有背板,背板后表面设有靠背面套,靠背面套与靠背本体缝纫连接,靠背面套下侧延伸至行李箱边缘且与行李箱固定连接,背板与行李箱之间设有连接板本体,连接板本体与靠背面套下表面固定连接,背板与连接板本体之间的靠背面套形成面套弯折部。
进一步地,靠背骨架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支撑骨架。
进一步地,连接板本体的边缘设为让位斜面。
进一步地,行李箱边缘设有边缘凸台,靠背面套绕过边缘凸台后与行李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背板和连接板本体采用呈蜂窝形中空结构的蜂窝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背板和连接板本体采用呈蜂窝形中空结构的蜂窝板,能够减轻本结构的重量,且得到了更强的承载能力;当靠背相对坐垫处于展开状态时,靠背面套的面套弯折部处于闭合状态,当放倒靠背时,面套弯折部处于展开状态,此时背板、连接板本体、行李箱处于同一平面,连接板本体在背板与行李箱之间起到过渡作用,靠背骨架对背板起到支撑作用,连接板支撑骨架对连接板本体起到支撑作用,由此提高本连接结构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后排座椅背板及行李箱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背板放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坐垫本体与靠背本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坐垫本体、靠背本体与行李箱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靠背面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1、固定底座;12、靠背骨架;13、坐垫骨架;14、行李箱;141、边缘凸台;15、坐垫本体;16、靠背本体;17、活动支撑杆;21、背板;22、靠背面套;221、面套弯折部;23、连接板本体;231、让位斜面;24、连接板支撑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9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适合井下平巷人车的折叠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