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9309.0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0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潘宏伟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自动化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电气系统也随着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工业、农业和国防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气自动化作为科技发展的具体体现,在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力劳动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现有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柜种类繁多,效能参差不齐,尤其是大多数都存在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发展的需要,手动操作电机设备较灵活,但效率低,需人工在现场手动操作;自动操作生产设备,效率高,可实现对电机设备开、停的远程控制。现有的电机设备基本只能靠人工手动现场操作,无法实现自动操作与手动操作的相互转换,且目前大多数的生产型企业都采用了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加工生产,在设备运行前,需要对控制系统输入操作指令,电磁干扰在工业控制中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中电磁干扰主要来自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和振荡器产生的电磁干扰,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中的电磁干扰会造成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工作不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中电磁干扰主要来自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和振荡器产生的电磁干扰,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中的电磁干扰会造成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顶部从后到前依次设置有显示屏、指示灯面板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盒的前侧壁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可编程并行接口,且电源接口位于可编程并行接口的右侧,所述控制盒的内腔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单片机芯片、程序存储器和感应线圈,且单片机芯片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控制盒的顶部和底部相连接,所述控制盒的内腔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电容器、振荡器和驱动器,且电容器、振荡器和驱动器均位于单片机芯片的右侧,所述控制盒的内腔右侧壁设置有译码器,所述单片机芯片通过导线分别与程序存储器、感应线圈、电容器、驱动器和译码器相连接,所述感应线圈通过导线与电源接口相连接,所述电容器通过导线与振荡器相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显示屏、指示灯面板和控制面板相连接,所述译码器通过导线与可编程并行接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上表面与控制盒顶部的夹角为十度。
优选的,所述控制盒底部设置有散热槽,且散热槽等间距的排布在控制盒底部。
优选的,所述指示灯面板上的指示灯为LED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相比,本事新型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容器和感应线圈,通过电容器来减少振荡器产生的电磁干扰,通过感应线圈来减少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从而达到从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硬件部分减少电磁干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盒、2显示屏、3指示灯面板、4控制面板、5电源接口、6可编程并行接口、7单片机芯片、8程序存储器、9感应线圈、10电容器、11振荡器、12驱动器、13译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9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楼宇的安防辅助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语音双色点阵时钟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