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镭雕机吸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942.8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0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敏;陈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70 | 分类号: | B23K26/70;B23K26/36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镭雕机吸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镭雕机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镭雕机吸风装置。
技术背景
镭雕机,就是利用镭射光束在物质表面或是透明物质内部雕刻出永久的印记。镭射光束对物质可以产生化生效应与特理效应两种。当物质瞬间吸收镭射光后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从而刻痕迹或是显示出图案或是文字。激光镭雕机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废料、废气和烟雾,为克服这一问题,通常每款激光切割机设备都会带有一个吸风装置,用于吸加工产生的尘埃,废气等物质。现有的吸风装置都是与激光镭雕机固定连接,并且吸风范围局限,吸风效果不好。
专利能够有效除尘的激光切割机(公告号CN103506760A)公开了一种通过增加吹风系统,从而能够有效提升除尘效果的激光切割机。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除尘的激光切割机,包括工作台,支撑架,激光切割头,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激光切割头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传送带,工作台下设有电机Ⅰ与传送带相连,支撑架的一端设有吸风装置以及与吸风装置连接的烟尘收集装置,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设有吹风装置。该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一个吹风装置,加强吸尘效果,但是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电能来启动吹风装置,提高了吸风装置的运行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运行成本低廉,吸烟除尘效果好的激光镭雕机吸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镭雕机吸风装置,包括设置在镭雕机靠近镭雕装置一侧的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上设有安装架和吸风装置,所述吸风装置包括壳体和吸风管,所述壳体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有第一滑道,所述吸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吸风管的另一端设有吸风头,所述吸风管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有第二滑道。
优选的,所述吸风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在所述安装架上上下滑动,根据镭雕机镭雕强度调节所述吸风头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吸风头的形状为凹面体型,所述凹面体的吸风头扩大了吸烟除尘的范围,加强了吸烟除尘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吸风管内靠近所述吸风头的一端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可以阻止颗粒状尘埃进入壳体,防止可以内过多尘埃的堆积而影响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上在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吸风头之间设有集尘盒,所述集尘盒与所述吸风管为螺纹连接,所述集尘盒能够收集所述过滤网阻挡下来的颗粒尘埃。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电机、叶片和过滤片,所述过滤片能够阻挡异物落入叶片和电机上,防止影响吸烟除尘效果。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长度大于所述镭雕装置操作平台的长度,所述横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横板的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吸盘,可以通过所述吸盘在所述横板的另一端设有钢化玻璃,实现对镭雕装置操作区的隔离,对操作人员实现进一步的保护。
优选的,所述主体支架底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镭雕机的作用对象不同,镭雕时所用的功率也有所不同,本装置可以根据产生烟尘的强度调节吸风装置的位置;凹面体型的吸风头具有更大的吸烟除尘范围;集尘盒对颗粒尘埃进行初步收集;所述过滤片能够保护电机和叶片,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M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主体支架;11、支撑架;2、安装架;3、第一滑道;4、第二滑道;5、吸风装置;51、壳体;52、电机;53、叶片;54、过滤片;55、吸风管;56、过滤网;57、集尘盒;6、吸风头;7、横板;8、吸盘;9、镭雕机;10、钢化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激光镭雕机吸风装置,包括设置在镭雕机靠近镭雕装置一侧的主体支架1,主体支架1上设有安装架2和吸风装置5,吸风装置5包括壳体51和吸风管55,壳体51与安装架2之间设有第一滑道3,吸风管55的一端与壳体51连接,吸风管55的另一端设有吸风头6,吸风管55与安装架2之间设有第二滑道4,吸风装置5通过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在安装架2上上下滑动,进一步调节吸风头6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9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