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搅拌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802.0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3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奕如;陈雄;林铠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广联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0 | 分类号: | B01F7/00;C02F1/48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陈波,郑志强 |
地址: | 522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金属表面 处理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搅拌桨。
背景技术
金属工件表面处理是加工过程中的常见工序,对金属工件后续的生产加工非常重要。金属工件制备完成后,需要通过打磨装置将硬质表面多余的痕迹或者凹凸不平进行处理,以去除多余的痕迹或者增加黏附度。金属工件表面处理过程中常使用流水清洗,既能够降温来保护电子元器件,又能够及时冲走打磨产生的金属颗粒。
搅拌设备是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搅拌机械,它能够适用于对多种污水进行处理,传统针对金属表面处理废水的搅拌设备存在不足之处,其内的搅拌桨功能单一,只具有搅拌功能,不能收集废水中含有的金属颗粒,需要额外的过滤机构来截留金属颗粒,使得搅拌设备整体结构变得复杂,制造成本也相应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搅拌桨,在提供搅拌功能的同时,能够收集废水中的金属颗粒。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和若干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由上轴和下轴组合而成,所述搅拌叶片套设在下轴上,由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直板型叶部构成,所述连接部为环套,侧部开设有与固定螺钉配合的穿孔,所述叶部中设有放置磁铁的内腔,所述叶部的外端处设有封住内腔开口的密封盖,所述叶部的两宽侧面均布有金属颗粒吸附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轴和下轴通过法兰盘结构或联轴器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轴上开设有与固定螺钉配合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颗粒吸附孔的孔径为0.2mm-1mm。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片由高强度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搅拌桨进行改进,在搅拌叶片的内部设置磁铁,表面开设金属颗粒吸附孔,使得搅拌叶片搅拌的同时与表面处理废水中金属颗粒接触,并在磁力作用下将金属颗粒引入金属颗粒吸附孔,当搅拌叶片吸附足够多的金属颗粒时,将搅拌叶片拆卸或直接拆卸整个下轴,用磁性更高的电磁铁移走搅拌叶片上吸附的金属颗粒。通过这种方式,利用搅拌设备的简化。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叶片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轴,2-下轴,3-搅拌叶片,301-连接部,302-叶部,303-磁铁,304-密封盖,305-金属颗粒吸附孔,4-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和若干搅拌叶片3,搅拌轴由上轴1和下轴2组合而成,搅拌叶片3套设在下轴2上,由连接部301和至少两个直板型叶部302构成,连接部301为环套,侧部开设有与固定螺钉4配合的穿孔,叶部302中设有放置磁铁303的内腔,叶部302的外端处设有封住内腔开口的密封盖304,叶部302的两宽侧面均布有金属颗粒吸附孔305。
其中,上轴1和下轴2通过法兰盘结构或联轴器进行连接,下轴2上开设有与固定螺钉4配合的螺纹孔。
其中,金属颗粒吸附孔305的孔径为0.2mm-1mm,搅拌叶片3由高强度塑料材料制成,保障使用寿命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便于加工金属颗粒吸附孔3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广联五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广联五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内嵌流道的聚变堆包层耐热部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乳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