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过渡块的转向轴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795.4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9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沈业凯;王国超;徐瞻峰;郑江;宗跃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过渡 转向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带有过渡块的转向轴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EPSdp传感器装配过程中,转向轴和转向齿轮是靠扭杆连接的,而扭杆在已压入转向齿轮的情况下和转向轴是靠销子连接的,如图1。过去我们控制转向轴和转向齿轮的周向位置是靠转动转向齿轮到左极限位,转动转向齿轮到右极限位,然后通过计算机系统计算角度并将转向齿轮转到中间位置。但是现在有一种新型的EPSdp传感器结构SSU如图2,它的扭杆(已压入转向齿轮)和转向轴是靠花键配合连接的。所以在很难通过传统方式控制转向轴和转向齿轮的周向位置。
为此设计一种改进的低成本的适用新型EPSdp传感器结构SSU的全新装配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低成本的适用新型EPSdp传感器结构SSU的全新装配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带有过渡块的转向轴装配结构,包括:转向轴杆部、转向齿轮和扭杆,其特征在于:转向齿轮套设在扭杆一端的外侧,扭杆的另一端穿过过渡块,采用花键与转向轴杆部相配合,所述过渡块的顶部设有卡台,过渡块的底部设有卡口,卡台与转向齿轮底部的安装口相卡合,卡口则与转向轴杆部的顶端相固定。
所述卡台与转向齿轮底部相接触的表面为曲线面。
所述卡口与转向轴杆部顶端相接触配合的表面也为曲线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借用自动化设备的情况下,通过过渡块控制转向轴杆部和转向齿轮的周向中间位置,使得转向轴的装配变得极为简单,同时因为扭杆穿过过渡块这一动作保证了转向齿轮、过渡块、转向轴杆部的同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EPSdp传感器转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EPSdp传感器转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显示扭杆的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渡块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渡块的仰视图。
参见图1~图5,1为转向齿轮,2为扭杆,3为转向轴杆部,4为过渡块,5为卡台,6为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3~图5,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带有过渡块的转向轴装配结构,包括:转向轴杆部、转向齿轮和扭杆,转向齿轮(1)套设在扭杆(2)一端的外侧,扭杆(2)的另一端穿过过渡块(4),采用花键与转向轴杆部(3)相配合,所述过渡块(4)的顶部设有卡台(5),过渡块(4)的底部设有卡口(6),卡台(5)与转向齿轮(1)底部的安装口相卡合,卡口(6)则与转向轴杆部(3)的顶端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卡台(5)与转向齿轮(1)底部相接触的表面为曲线面,便于和转向齿轮2相配合,并且保证减少两者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中卡口(6)与转向轴杆部(3)顶端相接触配合的表面也为曲线面,便于和转向轴杆部3相配合,并且保证减少两者之间的间隙。
在具体实施中,在用过渡块确定了转向轴与转向齿轮的周向相对位置在中间位之后,移走过渡块,然后操作工手工利用转向轴夹紧装置及转向齿轮夹紧装置夹紧转向轴杆部及转向齿轮,保证他们的周向相对位置不变,操作工启动自动压机将转向轴杆部压入已经装配有扭杆的转向齿轮。
为了保证过渡块与转向轴杆部、转向齿轮配合,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中设计了7档过渡块,设原始第一档和转向轴端0位配合的过渡块的尺寸为A,则其余过渡块的尺寸分别为A+0.01、A-0.01、A+0.02、A-0.02、A+0.04、A-0.04,以减少过渡块与转向轴杆部及转向齿轮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7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转向器的隔音密封结构
- 下一篇: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