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筒用锥形支撑壳平行轴圆柱斜齿轮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782.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3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轶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32;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筒 锥形 支撑 平行 圆柱 齿轮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筒用锥形支撑壳平行轴圆柱斜齿轮减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减速器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机器人行业需要的小型、回差小、扭矩大、减速比高的精细减速器以及重型机械行业、精细机加工设备行业需要的大型、回差小、扭矩大、减速比高、精密度高的减速器的需求量都正在快速增加,现有产品其承载能力有限,传动可能存在不稳的情况,传动效率低,抗过载能力低,传统的减速器使用寿命较短,维修费用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滚筒用锥形支撑壳平行轴圆柱斜齿轮减速器,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滚筒用锥形支撑壳平行轴圆柱斜齿轮减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筒用锥形支撑壳平行轴圆柱斜齿轮减速器,包括锥形壳体,所述锥形壳体的前端设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外侧设有第一支撑轴,所述锥形壳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安装腔和第一安装腔,所述锥形壳体的下端设有第二支撑轴,所述锥形壳体内设有输入轴小齿轮,且输入轴小齿轮与输入轴相互啮合,所述输入轴的上方设有中轴大齿轮,所述中轴大齿轮的上端设有中轴小齿轮,所述中轴小齿轮的上端设有三轴大齿轮,所述锥形壳体的上端设有内齿轮。
优选地,所述锥形壳体为一体浇注成型。
优选地,所述输入轴小齿轮套接在输入轴上。
优选地,所述三轴大齿轮的直径大于中轴大齿轮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器承载能力是原产品的二倍,由于改动斜齿轮传动,传动更加平稳,传动效率高,且噪音低,抗过载能力强,制作材料换成20CrMnTi渗碳热处理,大幅提高传动件的综合工作强度,加大了各轴承尺寸,大幅度延长使用寿命,为用户降低维修费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维修方便,重量轻,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滚筒用锥形支撑壳平行轴圆柱斜齿轮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锥形壳体、2第一支撑轴、3第一安装腔、4第二安装腔、5输入轴小齿轮、6中轴大齿轮、7中轴小齿轮、8三轴大齿轮、9内齿轮、10第二支撑轴、11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滚筒用锥形支撑壳平行轴圆柱斜齿轮减速器,包括锥形壳体1,锥形壳体1可以为斜齿轮传动提供运行基础,锥形壳体1的前端设有输入轴11,输入轴11的外侧设有第一支撑轴2,锥形壳体1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安装腔4和第一安装腔3,方便安装部件,锥形壳体1的下端设有第二支撑轴10,锥形壳体1内设有输入轴小齿轮5,且输入轴小齿轮5与输入轴11相互啮合,方便传动,输入轴11的上方设有中轴大齿轮6,中轴大齿轮6的上端设有中轴小齿轮7,中轴小齿轮7的上端设有三轴大齿轮8,锥形壳体1的上端设有内齿轮9。
本实用新型中,锥形壳体1为一体浇注成型,大大提高了传动件的综合性能,传动更加平稳,传动效率高,且噪音低,抗过载能力强。输入轴小齿轮5套接在输入轴11上。三轴大齿轮8的直径大于中轴大齿轮6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器承载能力是原产品的二倍,由于改动斜齿轮传动,传动更加平稳,传动效率高,且噪音低,抗过载能力强,制作材料换成20CrMnTi渗碳热处理,大幅提高传动件的综合工作强度,加大了各轴承尺寸,大幅度延长使用寿命,为用户降低维修费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维修方便,重量轻,性能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轶,未经刘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7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