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茂菲氏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623.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3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姜秀娟;鞠传宝;于红霞;孔慧;李媛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75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 | 代理人: | 丁宏斌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茂菲氏 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茂菲氏滴管。
背景技术
茂菲氏滴管是输液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通过茂菲氏滴管可清楚观察药液输送的速度,并且在输液过程中可以通过茂菲氏滴管向输液管路中加入一些特殊药物,方便控制药物加入的时间。目前茂菲氏滴管无法准确显示其中的液体量,不方便观察药液输入情况,其滴液的速度无法直接调控,完全依赖输液器的流量调节器进行调节。现有的输液器流量调节器常通过调节轮与调节槽的共同配合来挤压输液导管,减少或增加药液的流经通道从而达到对输液流速的控制,这种流量调节器存在调节轮回弹问题,长时间挤压输液导管会造成输液导管失去弹性,进而流速降低,难以保证输液流速的稳定性控制。对一些需要严格控制滴液速度的药物或患者,使用现有茂菲氏滴管无法满足要求或调节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便观察滴管中液体量及控制流速的茂菲氏滴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茂菲氏滴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上端进液口,所述管体上端还设有药液注射口和进气口,管体上设置有刻度,管体下端的出液口连接有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包括底座和调节阀,底座上设有控制器进液口、阀腔和出液口,阀腔由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组成,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直径呈减小趋势,第二腔连接控制器进液口,第三腔连接控制器出液口,调节阀插入阀腔中并可在阀腔中转动,相应地插入阀腔中的调节阀部分分为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调节阀的第一段与第一腔密封配合,第二段与第二腔配合,第二段上设有斜螺旋槽和第二段侧壁凹槽,第二段与第二腔间控制器进液口侧有间隙,第三段与第三腔配合,第三段的内腔与第三腔间通过第三段侧壁凹槽连通。
所述底座与调节阀的装配端的前端为导向固定部,导向部为与水平呈13°-15°的导向角,固定部为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调节阀的L形卡口形成互锁结构。
所述底座圆柱段外壁上设置有标记调节量程刻度,在调节阀与底座圆柱段相对应的面上设有指示标记。
本实用新型茂菲氏滴管管体上设置有刻度方便观察液体量,通过流量控制器快速、准确控制茂菲氏滴管流速,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调节阀内侧示意图。
图中,1滴管进液口,2进气口,3药液注射口,4管体,5刻度,6滴管出液口,7流量控制器,71底座,711控制器进液口,712导向角,713第一腔,714环形凹槽,715控制器出液口,716第三腔,717第二腔,72调节阀,721手持部,722第一段,723L形卡口,724第二段,725第三段,726第三段侧壁凹槽,727第二段侧壁凹槽,728螺旋槽,729内腔,7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茂菲氏滴管,包括管体4和设置在管体上端滴管进液口1,在管体上端还设有药液注射口3和进气口2,管体上设置有刻度5,管体下端的滴管出液口连接有流量控制器7。
流量控制器7包括底座71和调节阀72,底座71上设有控制器进液口711、阀腔和出液口,阀腔由第一腔713、第二腔717和第三腔716组成,第一腔713、第二腔717和第三腔716直径呈减小趋势,第二腔717连接控制器进液口711,第三腔716连接控制器出液口715,调节阀72插入阀腔中并可在阀腔中转动,相应地插入阀腔中的调节阀72部分分为第一段722、第二段724和第三段725,调节阀72的第一段722与第一腔713密封配合,第二段724与第二腔717配合,第二段724上设有斜螺旋槽728和第二段侧壁凹槽727,第二段724与第二腔717间在控制器进液口711侧有间隙73,第三段725与第三腔716配合,第三段725的内腔729与第三腔716间通过凹槽连通。
在底座71与调节阀72的装配端的前端为导向固定部,导向部为与水平呈13°-15°的导向角712,固定部为环形凹槽714,所述环形凹槽714与调节阀的L形卡口723形成互锁结构。所述调节阀L形卡口723有四个。采用该结构可实现底座71与调节阀72的快速装配。在 调节阀72的外部形成手持部721,用于抓握调节阀。在底座71圆柱段外壁上(如图2中B所指示位置)设置有标记调节量程的刻度,在调节阀72与底座71圆柱段相对应的面上(如图3中A所指示的位置)设有指示标记。设置刻度和指示标记可方便快速调节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未经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