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解酸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583.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5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黄益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温洁 |
地址: | 35125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解 酸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解酸化池。
背景技术
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和其它工艺组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水解酸化工艺根据产甲烷菌与水解产酸菌生长速度不同,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反应时间较短的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阶段。传统的水解酸化池,两个阶段是在同一个池内完成的,造成不能连续处理污水。宗志伟、曲剑等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555622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水解酸化池》中公开了一种水解酸化池,第一反应池进水端连接进水池,进水池有进水口;进水池和第一反应池之间有隔水板隔断,所述的隔水板底部固定在进水池底部,顶部有伸缩板;所述的第一反应池出水端与第二反应池连接,第一反应池与第二反应池通过隔板隔开,隔板底部还有污泥回流口,污泥回流口有门板;第一反应池的底面为斜面,进水端高于出水端;所述的第一反应池的出水端下方还有排泥口;所述的第二反应池底部有污泥阀,侧壁有出水口,第二反应池内还安装有螺旋分离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的两个阶段在两个水池内分别进行,可以持续进水进行污水水解处理。但是上述结构水解酸化池中并未采用生物填料来提高微生物的含量,使处理效果偏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水解酸化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解酸化池,包括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第一反应池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的第一反应池出水端与第二反应池连接,第一反应池与第二反应池通过隔板隔开;第一反应池的底面为斜面,进水端高于出水端;所述的第一反应池的出水端下方还有排泥口;所述的第二反应池底部有污泥阀,侧壁有出水口,第二反应池内还安装有螺旋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应池内悬挂有玄武岩纤维填料和悬浮式填料,所述的第一反应池上部设有滤水板,所述的滤水板上布有滤水孔。
优选的,所述的悬浮式填料为空气球或悬浮粒子,其粒径为4-5mm,所述的滤水孔的孔径为1-2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解酸化池,通过在第一反应池内设置玄武岩纤维填料和悬浮式填料,具有生物挂膜效果好,可以显著提高废水处理效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解酸化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解酸化池1,包括第一反应池10和第二反应池20,第一反应池10上设有进水口101;第一反应池10的出水端与第二反应池20连接,第一反应池10与第二反应池20通过隔板30隔开;第一反应池10的底面为斜面103,进水端高于出水端;所述的第一反应池10的出水端下方还有排泥口102;所述的第二反应池20底部有污泥阀203,侧壁有出水口201,第二反应池内还安装有螺旋分离器203;第一反应池10内悬挂有玄武岩纤维填料105和悬浮有悬浮式填料106,所述的第一反应池10上部设有滤水板104,所述的滤水板上布有滤水孔1041,其中悬浮式填料106为空气球或悬浮粒子,其粒径为4-5mm,所述的滤水孔1041的孔径为1-2mm。
具体使用时,待处理的废水从进水口进入第一反应池中,废水在第一反应池中进行第一段反应,由于第一反应中悬挂有玄武岩纤维填料和悬浮式填料,其中,玄武岩纤维填料作为微生物填料载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亲和性和吸附性能,能够很快的将接种污泥中的微生物修复,大量繁殖;另外悬浮式生物填料可以进一步提供微生物的生存空间,提供上述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第一阶段反应的效果,第一阶段反应结束后,进入第二阶段反应后产水即可达标排出。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用户行为分析的分布式聚类算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