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坐垫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384.5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蔡英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穗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坐垫 结构 | ||
1.一种自行车坐垫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外管及位于该外管上方的一上管;该外管的外壁位置处与该自行车的车架固定;该上管具一顶端,该顶端配置有一锁固装置,用以连接坐垫;该上管具一底端,由该外管的顶端伸入该外管内部;该坐垫柱的内部配置有高度调整装置,及避震缓冲装置;该高度调整装置的支撑端伸入该上管内,间接支撑该上管;该避震缓冲装置配置于该上管内部,且位于该高度调整装置的上方,包含有密闭腔室、缓冲组件及气体;其中,
该密闭腔室位于该上管的内部,由底端设置有一隔件、顶端配置有一上盖及该上管的内壁所区隔而成;该隔件的外壁与该上管的内壁触接,该隔件的底端与该高度调整装置的该支撑端触接;该上盖的外壁与该上管的内壁固定;具有气嘴,由该密闭腔室外连通至该密闭腔室内,供充填该气体进入该密闭腔室内,以改变该密闭腔室内的气压;该缓冲组件具弹性,设置于该密闭腔室内,该缓冲组件底端与该隔件接触,顶端与该上盖接触,该缓冲组件对该上管具一往上弹性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坐垫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隔件的外壁配置有一阻油环及一耐磨环,与该上管的内壁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坐垫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的外壁设置有一阻气环与该上管内壁触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坐垫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组件是一弹性橡胶,中间具一轴向的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坐垫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组件是一压缩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坐垫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高度调整装置包含有一缸体及一管状的活塞杆,以及一控制单元;该缸体的顶端即为该支撑端,伸入该上管内;该活塞杆的一顶端伸入该缸体的内部,一底端与该外管内部所固接的一固定盖固定,该活塞杆的内部穿设一撞针,该撞针可被该控制单元顶推而打开该缸体内部的一阀门,使该缸体与活塞杆二者间可进行相对轴向位移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坐垫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管的内壁与该缸体的外壁之间具一间隙,该间隙的上端受该阻油环所区隔,下端则受一下阻油环所阻隔,该下阻油环固定在该上管的底端内壁,该间隙内充填有一油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坐垫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经由固定在该自行车把手上的一控制扳件来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坐垫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高度调整装置是一气压棒。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坐垫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高度调整装置是一油压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穗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穗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3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车座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有电池组的新型电动自行车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