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式电镀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328.1 | 申请日: | 201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6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宇健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电镀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垂直式电镀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5151946U,公开日为2016年4月13日,公开了一种坡型箱座电镀污水处理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箱座体和污水处理器,所述箱座体上端设有一斜坡架,所述污水处理器固定安装于所述斜坡架,所述污水处理器包括电镀废水蓄水箱、破氰箱、除铬箱、絮凝箱,所述电镀废水蓄水箱设于所述斜坡架最上端,所述电镀废水箱底部与所述箱座体连通设置,所述电镀废水箱与所述箱座体之间安装设有颗粒筛网,所述破氰箱、所述除铬箱和所述絮凝箱依次通过导液管连接于所述电镀废水蓄水箱后端,所述导液管上均安装有开闭阀门。上述方案利用拥有倾斜坡度的箱座体让各个反应箱呈倾斜状固定安装,在各个箱体污水处理完成后能及时排料,并且排料时能汲取各个箱体内反应水的上清液。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式电镀污水处理装置,具有占地面积较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垂直式电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沉淀池、分离池、消毒池、沉淀物收集池以及生化降解池;所述沉淀池设有入水口,所述沉淀池通过管路与分离池连通,所述分离池通过提升管与生化降解池连通,所述生化降解池底部通过滤层与沉淀物收集池连通,所述过滤层为可通过固体杂质的隔网,所述生化降解池还通过管路与消毒池连通,所述消毒池设有出水口;所述提升管上设有水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镀污水通过入水口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进行初步沉淀,初步沉淀后的水通过管路进入分离池,在分离池内进一步过滤后,通过提升管以及水泵提升后进入生化降解池,在生化降解池内对污水进行深化处理后,生化降解层底部通过过滤层与沉淀物收集池连通,过滤层为可通过固体杂质的隔网,生化降解池还通过管路与消毒池连通,消毒池设有出水口,用于将处理后的水输出污水处理装置;上述过滤装置中的各个处理池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充分利用了竖直空间,减少了污水处理装置的水平占地面积。
进一步,所述分离池内设有用于过滤大颗粒杂质的格栅,以及用于清理格栅的第一排污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格栅将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通过第一排污口对分离池进行清理。
进一步,所述入水口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分离池连通的管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和所述分离池的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水口设置在沉淀池的底部,沉淀池与分离池连通的管口设置在沉淀池的顶部和分离池的底部,当沉淀池满后,上层清液经管路进入分离池。
进一步,所述生化降解池底部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伸出所述生化降解池外部,且气管在外部的最高端高于所述生化降解池的最高端,所述气管在外部连接有气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化降解池底部设置有气管,气管在生化降解池外部设有气泵,通过气泵向生化降解池内输入气体,提高生化降解池内的化学反应速率,气管在外部的最高端高于生化降解池的最高端,防止生化降解池内的水从气管溢出。
进一步,所述消毒池、沉淀物收集池以及生化降解池顶端均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气管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毒池、沉淀物收集池以及生化降解池顶端均设有排气孔,排气孔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与气管连通,用于排出污水处理装置各个腔室内的空气。
进一步,所述沉淀物收集池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沉淀物的第二排污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排污口将沉淀物收集池内的沉淀物进行排出。
进一步,所述沉淀物收集池的底部为倾斜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物收集池底部为倾斜面,这样方便对沉淀池进行清理。
进一步,所述消毒池内设有紫外线杀菌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紫外线杀菌器对水进行杀菌处理。
综上所述,上述过滤装置中的各个处理池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充分利用了竖直空间,减少了污水处理装置的水平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沉淀池;2、分离池;3、紫外线杀菌器;4、消毒池;5、沉淀物收集池;6、生化降解池;7、入水口;8、提升管;9、出水口;10、水泵;11、格栅;12、第一排污口;13、气管;14、气泵;15、排气管;16、第二排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宇健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宇健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虾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凉果生产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