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法混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294.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4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鲍海友;杨建锋;田东;李丹枫;胡文良;汪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B01F15/06;B01F15/00;H01M4/139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湿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法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Liquified Lithium-Ion Battery,简称为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olymer Lithium-Ion Battery,简称为PLB)。
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大,平均输出电压高。自放电小,好的电池,每月在2%以下(可恢复)。没有记忆效应。工作温度范围宽为-20℃~60℃。循环性能优越、可快速充放电、充电效率高达100%,而且输出功率大。使用寿命长。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被称为绿色电池。
然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分散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采用湿法进行分撒作业时候,其专职的功能较为单一,大多为搅混功能,无法对负极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散,且由于材料在分散碰撞时容易带上磁性,而具有磁性的材料更容易造成分散的困难,从而直接影响到了锂离子电池的功能和寿命,因此现有的湿法混合装置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法混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法混匀装置,包括超声控制散装置本体和控制台,超声控制散装置本体的内部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和加热控制装置,且超声波发生器位于加热控制装置的上方;超声控制散装置本体的左侧通过机架安装有分散仓,且分散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分散仓的顶端环绕设置有多个原料注入口;分散仓的上方安装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的中部设有一圆形贯穿通道,一伸缩杆设置在贯穿通道中,伸缩杆的下端通过连接套配合连接螺栓固定一安装架,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液压伸缩装置,液压伸缩装置安装在超声控制散装置本体的左侧;在安装架内部固定一超声振动棒;超声振动棒的上端通过导线与超声波发生器电性连接;安装架的底部安装一微型潜水马达,潜水马达的输出端安装一抬升桨叶;潜水马达的供电线路并入导线中并与外部的独立电源连接;所述的加热控制装置与安装在分散仓侧壁内的加热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台安装在分散仓的左侧,控制台上安装有功能按钮、启动按钮和显示屏,功能按钮、启动按钮和显示屏均与控制台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超声控制散装置本体、控制台均安装在机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分散仓通过辅助定位架安装在机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半自动化控制,通过传统的物理搅拌模式配合超声波分散技术手段,使得锂电池负极原料在湿法混匀作业中得到更加优化的分散和效果,提间接地提高了后期锂电池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法混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伸缩装置,2-导线,3-超声波发生器,4-连接装置,5-伸缩杆,6-连接套,7-安装架,8-原料注入口,9-加热板,10-加热控制装置,11-超声振动棒,12-微型潜水马达,13-辅助定位架,15-控制台,16-抬升桨叶,17-出料口,18-机架,19-超声控制散装置本体,20-分散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法混匀装置,包括超声控制散装置本体19和控制台15,超声控制散装置本体19的内部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3和加热控制装置10,且超声波发生器3位于加热控制装置10的上方;超声控制散装置本体19的左侧通过机架8 安装有分散仓20,且分散仓20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7;分散仓20的顶端环绕设置有多个原料注入口8,不同的原料分时段、批次注入,防止干扰;同时也提高了混匀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2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导线灯带专用凸舌带卡插头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LED线条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