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串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6785.7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9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喻小明;贾史洋;吴施荣;许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串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串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动力电池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广泛应用于电动车领域。然而为达到能推动电动车行驶使用的电压要求,电动车上的动力电池往往是先串并联形成标准的电池模组,然后将电池模组串联形成电动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包,且动力电池包随着车辆的行驶而不停的震动。因此电池模组之间串联连接的可靠性及可操作性越来越重要。
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之间的串联使用铜或铝材料作为连接导体,铜或铝材料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适应车辆的震动或颠簸,然后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将连接导体固定。然而螺栓固定的可靠性差且影响导电性能,焊接方式则工艺复杂且会出现漏焊或虚焊的问题,既不利于生产成本控制也对电池包的整体性能有不利的影响。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串联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串联结构,可以快速实现两个电池模组的串联,并且串联连接可靠稳定不易松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串联结构,包括若干电池模组及若干串联组件,每个电池模组包括若干单体电池、若干用于安装固定单体电池的安装支架及若干用于将单体电池串并联的汇流板,位于电池模组两端的两个汇流板的边缘分别设有一个连接端,每个连接端通过折弯形成一个收容槽;每个串联组件包括一个接插件及两个簧片;每个接插件包括绝缘的主体及设于主体两端的导电端,每个导电端设有与主体连接的导电片,每个接插件中的两个导电片经设于主体内部的导线连通;每个簧片对应固定在一个连接端的收容槽中并包括中空柱状的簧片主体及自簧片主体延伸形成的一对卡持片,所述簧片主体与对应的连接端电连接,每一对卡持片间隔设置;每一个接插件通过两个导电片分别插入对应的一对卡持片中将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串联。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串联结构的一种改进,每个电池模组两端的两个安装支架分别凸起形成一个用于收容所述连接端的绝缘框;每个绝缘框的外表面凸起形成一对用于固定接插件的固定凸块,且每个绝缘框上的一对固定凸块分别位于绝缘框的两个相背的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串联结构的一种改进,每个接插件中的导电端在导电片的两侧延伸形成一对卡脚,每个卡脚开设有一个对应所述固定凸块的固定孔;所述接插件通过固定孔与固定凸块的配合固定在两个相邻电池模组的绝缘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串联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簧片主体由若干连接板钝角连接形成且其中的一对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卡持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簧片主体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与簧片主体的端面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串联结构的一种改进,每一对卡持片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导电片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串联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簧片上的一对卡持片分别在远离簧片主体的一端设有一个导向片;两个导向片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翘起,且两个导向片远离卡持片的一端抵靠在所述连接端的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串联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利于制造和节约成本,接插件与绝缘壳及簧片之间的连接简单可靠便于安装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串联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串联结构的电池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A区域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A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簧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串联结构100,包括若干电池模组10及若干串联组件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6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一体化设计的动力电池模组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