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可控式弹力止血绷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6474.0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1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雷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洁洁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喻莎 |
地址: | 335000 江西省鹰潭***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可控 弹力 止血 绷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可控式弹力止血绷带。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血管通路,也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和保护显得更加重要。术后血栓的形成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而患者术后及透析结束后通常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是来止血,传统的弹力止血绷带包扎的松紧度大多是根据护士的主观感觉和经验来判断,而且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没有关于加压包扎的具体压力大小方面的研究报道。压力过小,起不到止血的作用,压力过大,易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导致内瘘失功。在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其中血流量为评估动静脉内瘘功能的重要指标,血流量参数维持在600mL/min以上提示内瘘功能正常,若血流量参数低于300mL/min或者高于2000mL/min的AVF患者可能提示并发症的存在,需进行更为仔细的全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作一个压力可控制的弹力止血绷带,然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检测血流量的大小来找到一个最佳的止血压力范围,达到最大程度上对内瘘的保护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可控式弹力止血绷带,包括基带,所述基带的中部是伸缩带,所述基带的两侧为不能伸缩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所述左固定带的背面和所述右固定带的正面均设有粘扣带刺毛面层,左固定带的正面设有测压表,左固定带和伸缩带里面设有与测压表相连接的测压带,压力表能够测量所述测压带的张力大小,测压带上的压力通过测压表显示出来。
优选地,所述左固定带背面的粘扣带刺毛面层靠近基带的边缘,且刺毛面面积为左固定带背面总面积的2/3;所述右固定带正面的粘扣带刺毛面层占满整个右固定带正面。
优选地,所述弹力止血绷带用于动脉止血时,绷带基带上还设有动脉压盘。
优选地,所述动脉压盘可拆卸地安装在绷带上,当绷带用于静脉止血时,取下所述动脉压盘。
优选地,所述左固定带侧面边缘设有拉链,用于拆下或更换所述测压表。
优选地,考虑到身体不同部位的需要和使用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所述伸缩带占绷带总长度的1/2,所述左固定带占绷带总长度的1/4,右固定带占绷带总长度的1/4。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压力可控式弹力止血绷带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观察血流量的大小来找到一个最佳的止血压力范围,达到最大程度上对内瘘的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实践临床使用,考虑到身体不同部位的需要和使用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优化了绷带的尺寸参数。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贯穿左固定带和伸缩带的测压带,使得绷带张紧力测试更精准,便于使用。且绷带设计合理,当压力表损坏时可方便更换,不需要报废整个绷带。
4、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动脉和静脉止血两用,比传统止血弹力绷带使用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绷带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绷带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洁洁,未经雷洁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6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