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雨功能的户外线路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6465.1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2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叶兵兵;王峰;高宝森;于红光;段敬;武汉伟;谷良;杜少平;刘昊;阎立;王栋;马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电网技术分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雨 功能 户外 线路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具体是一种具有防雨功能的户外线路接线盒。
背景技术
目前,在220kV-110kV高压输电线路电气一次设备安装工作中,会经常使用到高压输电接线器,但传统接线器很容易在大气环境中,因为湿度、温度、风力、高压和震动导致高压输电接线器发生松动,松动后的接线器易容易发生断线断电现像,且在对线路进行接线完成后,需要对线路进行排线,在排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工作人员用力过大,导致接线完成的线路断裂,出现断电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雨功能的户外线路接线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雨功能的户外线路接线盒,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装置外壳的右侧设置有出线管;所述出线管固定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右侧中心线上;装置外壳的左侧设置有进线管;所述进线管固定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左侧中心线上;所述密封盖通过铰链与装置外壳相连接;密封盖的前端设置有面板锁;所述面板锁密封盖的前面中心线上;所述铰链设置有多个,且均匀的设置在密封盖下方;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接线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柱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左侧内壁上,接线装置下方;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右侧内壁上,接线装置的上方;所述接线装置由左导电柱和右导电柱组成;所述左导电柱的左侧设置有左接线柱;左导电柱上设置有散热片;左导电柱的右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左接线柱固定连接在左导电柱的左端中心线上;所述散热片设置有多个,且均匀的设置在左导电柱和右导电柱的上下两侧;所述螺纹孔固定设置在左导电柱的右端;所述右导电柱上设置有散热片;右导电柱的右端设置有右接线柱;右导电柱的左端设置有螺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外壳和密封盖由绝缘材料制成,且表面上设置有耐腐蚀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右接线柱设置在右导电柱的右端中心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盖与装置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设置在右导电柱的左端中心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由绝缘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线管和出线管向下倾斜1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出线管和进线管的设置,能够防止雨水流入外壳内使接线装置加速老化,提高使用寿命;装置外壳和密封盖的设置,能够防止雨水流入接线装置上,影响电路的正常通电现象;将输电线缠绕在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工作人员在进行排线过程中,越用力拉扯输电线就会在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缠绕的越紧,不会出现在拉扯输电线的过程中,将刚接好的输电线拉扯断开,出现断电断线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防雨功能的户外线路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防雨功能的户外线路接线盒的后视图。
图3为具有防雨功能的户外线路接线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有防雨功能的户外线路接线盒中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线管,2-装置外壳,3-出线管,4-面板锁,5-接线装置,6-第二固定柱,7-第一固定柱,8-螺纹孔,9-螺纹杆,10-右接线柱,11-右导电柱,12-散热片,13-左导电柱,14-左接线柱,15-铰链,16-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电网技术分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未经山西晋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电网技术分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6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