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割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6376.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5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C3/12 | 分类号: | B23C3/12;B23Q7/16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23208 | 代理人: | 李荣新,杨晓梅 |
地址: | 32503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割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盖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割边机。
背景技术
装饰盖常用于卫浴、墙壁挂件等凸起部位的装饰,装饰盖在加工时利用铜合金、不锈钢、铝合金等薄板冲压成形,由于冲压成形后的装饰盖的开口端端口不规则,需要进行齐边处理(业内称为割边)。目前,装饰盖割边加工通常采用普通的仪表车床进行车削,由于装饰盖壁厚较薄,装卡时装饰盖易变形,装卡操作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装饰盖专用割边机,然而,现有的装饰盖专用割边机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在加工时需要人工手动将未齐边的装饰盖放入到夹具上,再启动夹具将装饰盖夹紧进行割边,割边结束后,夹具松开,再手动将装饰盖取下,不能自动化装卡和卸下装饰盖,虽然与普通的仪表车床相比,提高了加工效率,但对操作人员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操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手指被夹具夹伤甚至夹断。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自动化装卡和卸下装饰盖的全自动割边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装饰盖专用割边机不能自动化装卡和卸下装饰盖,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割边机,该全自动割边机采用转盘式送料装置将被加工的装饰盖自动输送到加工工位,能够实现对装饰盖的自动装卡、定位、卡紧、割边及卸下装饰盖,装卡和卸下装饰盖不用人工参与,安全可靠,具有省时省力及加工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割边机包括机座及铣削动力头,所述机座的一侧设有输送带装置,输送带装置的末端设有工件滑道,工件滑道的下端设有工件出口及气动闸门装置,所述机座上安装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回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能够容纳装饰盖的通孔,工件出口能够与回转工作台上的一个通孔相对应,使装饰盖开口朝上进入到通孔内;回转工作台的下方设有支撑盘,回转工作台与支撑盘相贴合,支撑盘上设有推料孔和卸料孔,推料孔下方设有抬顶气缸,抬顶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能够自由转动的推顶头,卸料孔下方设有放料漏斗,回转工作台上的通孔能够分别与推料孔和卸料孔对应;回转工作台上方设有由传动电机驱动旋转的内模具装置,所述内模具装置包括内模具头、旋转轴、压紧弹簧、上轴座及下轴座,旋转轴上固定有与传动电机的输出齿轮相啮合的直齿轮,压紧弹簧置于直齿轮与上轴座之间,内模具头连接在旋转轴下端,内模具头外安装有切屑括圈推出装置,所述内模具头垂直位于回转工作台上方且与推料孔相对应;所述铣削动力头安装在滑板支架上,铣削动力头上安装有铣刀,铣削动力头能够滑向内模具头使铣刀实现切割装饰盖,滑板支架由切割滑板气缸驱动往复滑移。
所述工件滑道的下端外侧设有端盖,端盖与工件滑道通过销轴铰接,销轴上设有扭簧,扭簧的弹力使端盖处于扣合状态。
所述气动闸门装置包括闸门气缸和闸板,闸板连接在闸门气缸的活塞杆上,闸板与工件出口相对应。
所述工件出口对应的支撑盘上设有真空吸附口。
所述切屑括圈推出装置包括滑套、括圈气缸及回转接头,括圈气缸连接在旋转轴的上端,旋转轴带有中心孔,括圈气缸的活塞杆位于中心孔内,滑套通过螺钉固定在括圈气缸的活塞杆的下端,内模具头的侧壁设有轴向滑槽,螺钉位于滑槽内。
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设有端面减磨座,端面减磨座与旋转轴之间设有减磨轴承。
所述推顶头包括连接座及转动头,转动头通过轴承安装在连接座上,连接座与抬顶气缸的活塞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被加工的装饰盖自动输送到加工工位,能够实现对装饰盖的自动装卡、定位、卡紧、割边及卸下装饰盖,装卡和卸下装饰盖不用人工参与,安全可靠,具有省时省力及加工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割边状态结构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铣削动力头2装配结构剖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模具装置18和切屑括圈推出装置20的装配结构图。
附图6是图5中滑套201的安装结构图。
附图7是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8是图1中B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6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数控蜗轮蜗杆铣床
- 下一篇:面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