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和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5783.6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0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杰;辛雨;杨重科;李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一般首先将电芯用压板、支架、螺栓等进行固定,形成模组;然后将模组使用螺栓固定在电池箱体中。电芯成组时的装配件,以及模组安装时的螺栓件约占整包重量的8%以上。此外,由于需要预留模组螺栓装配空间,导致箱体布置空间浪费,无形中增大了电池包的体积和重量,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具有改进的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箱体;电芯组;充气式柔性固定装置,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成多排多列排列的电芯,所述电芯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充气式柔性固定装置至少夹设固定在所述电芯组的其中一个侧面与所述箱体的对应侧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使用充气式柔性固定装置来固定电芯组,简化了电池包的内部结构,极大的降低了电池包的质量,提高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气式柔性固定装置为膨胀塑胶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气式柔性固定装置为氮气式柔性固定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气式柔性固定装置分别夹设在所述电芯组的两个相对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气式柔性固定装置分别夹设在所述电芯组的两个纵向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池包电器元件,所述电池包电器元件位于所述电芯组的两个横向面与对应的箱体侧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气式柔性固定装置构造为能够与矩形的所述电芯贴合的平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气式柔性固定装置设置有可充气的充气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气式柔性固定装置内填充有柔性支撑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支撑体为多孔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电池包100,箱体11,电芯组12,充气式柔性固定装置13,电池包电器元件14,电芯101,BDU102,熔断器103,电源总正接头104,电源总负接头105,控制器1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5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