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化LED吸顶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5692.2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0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梁新颖;苏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耐明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21/14;F21V21/15;F21V2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化 led 吸顶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智能化LED吸顶灯,属于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吸顶灯是一种采用LED作为光源,安装在房间内部,灯的外观设计为上部较平,安装紧靠屋顶,像吸附在屋顶上,故称为LED吸顶灯。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20361085.2的一种智能化LED吸顶灯,包括底座、LED光源、驱动电源和亚克力灯罩、无线电接收单元、控制芯片、人体感应开关和散光板,所述LED光源、驱动电源、人体感应开关、无线电接收单元、控制芯片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源、无线电接收单元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LED光源通过人体感应开关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亚克力灯罩扣合在底座上,所述散光板固定在亚克力灯罩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智能化控制,可以切换房间里的照明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切换房间里的照明环境后显得过于单调,满足不了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化LED吸顶灯,以解决现有的新型智能化LED吸顶灯切换房间里的照明环境后显得过于单调,满足不了消费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智能化LED吸顶灯,其结构包括灯罩、侧板、底盘、滑行装置、驱动电源、外框架、灯板、内置灯珠、散光板、内壁、控制芯片,所述灯罩与侧板相连接,所述底盘与滑行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滑行装置由限位器、移动内板、上层内板、卡紧固件、防护罩组成,所述限位器设在移动内板上,所述移动内板与上层内板活动连接,所述上层内板上设有卡紧固件,所述卡紧固件与限位器相连接,所述防护罩与底盘相连接,所述限位器与驱动电源相连接,所述外框架内设有灯板,所述内置灯珠与散光板相连接,所述内壁与控制芯片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与底盘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源与外框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灯板与内置灯珠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光板与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与驱动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器内设有感应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滑行装置的滑行轨迹为向内侧靠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滑行装置,能够通过移动内板与限位器的配合,向内侧移动靠拢,不脱离安装范围,安全性高,可变动性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化LED吸顶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行装置示意图。
图中:灯罩-1、侧板-2、底盘-3、滑行装置-4、限位器-401、移动内板-402、上层内板-403、卡紧固件-404、防护罩-405、驱动电源-5、外框架-6、灯板-7、内置灯珠-8、散光板-9、内壁-10、控制芯片-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化LED吸顶灯,其结构包括灯罩1、侧板2、底盘3、滑行装置4、驱动电源5、外框架6、灯板7、内置灯珠8、散光板9、内壁10、控制芯片11,所述灯罩1与侧板2相连接,所述底盘3与滑行装置4活动连接,所述滑行装置4由限位器401、移动内板402、上层内板403、卡紧固件404、防护罩405组成,所述限位器401设在移动内板402上,所述移动内板402与上层内板403活动连接,所述上层内板403上设有卡紧固件404,所述卡紧固件404与限位器401相连接,所述防护罩405与底盘3相连接,所述限位器401与驱动电源5相连接,所述外框架6内设有灯板7,所述内置灯珠8与散光板9相连接,所述内壁10与控制芯片11相连接,所述侧板2与底盘3紧固连接,所述驱动电源5与外框架6相连接,所述灯板7与内置灯珠8相连接,所述散光板9与内壁10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11与驱动电源5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耐明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耐明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5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定位图像中合适矩形背景区域的方法
- 下一篇:负压吹塑模具